國民網北京1月5日電2015年1月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在北京舉辦“2015年兩化融合發展十大趨勢”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15年兩化融合發展十大趨勢。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司產業處處長王建偉致辭 他指出,中國區域兩化融合發展程度評估工作始于2012年,經過三年的研究和實踐,已建立起較為科學、完善的評估指標系統和評估方法,形成了規范化的工作系統。 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肖擁軍研究員發布了“2014年中國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程度評估報告”。 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兩化融合發展指數為66.14,同比增長4.19。 其中,基礎環境指數為71.71,增長了6.84;工業利用指數為59.70,增長了2.36;利用效益指數為73.43,增長了5.16。 報告表明,2014年我國區域兩化融合發展程度浮現四大特點:一是2014年全國兩化融合發展總指數持續增長。 二是基礎環境發展程度提升受政策因素驅動明顯 三是兩化融合帶動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能力明顯加強 四是東中西部兩化融合發展程度差距有小幅縮小 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楊春立研究員發布2015年兩化融合發展十大趨勢。 一是智能制作成為兩化深度融合主攻方向 二是智能機器人和高端設備制作業爆發式增長 三是工業互聯網發展拉開序幕 四是傳統企業加快擁抱互聯網新模式 五是工業大數據利用初步發展 六是制作業服務化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七是多地摸索協同高效制作業創新平臺 八是越來越多的制作業將涉足跨境電子商務 九是自主可控軟硬件產品對兩化融合的支撐能力日趨加強 十是寬帶網絡對兩化融合的支撐能力進一步加強 發布會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樊會文主持 他認為兩化融合程度評估已經成為我國工業轉型升級的“度量衡”,成為推動兩化深度融合、發展智能工業的有力抓手。 兩化融合發展指數的基數是50,兩化融合沒有盡頭,指數也沒有上限。 有的省份目前指數值雖然到了90,但這仍然只是兩化深度融合的初步程度。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許多省市按照百分制來評價自身的兩化融合程度,把自己已經評到80多分的程度,是很荒謬的,到必定程度必將陷入難以自圓其說的為難地步。 來自中央部委、科研機構、著名媒體的嘉賓共約50余人出席了發布會。 起源國民網-財經頻道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