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2014年5月,中國制作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8%,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已持續3個月回升。 其中,生產指數為52.8%,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為52.3%,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8.0%,比上月降落0.1個百分點;產成品庫存指數為47.1%,比上月降落0.2個百分點;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分辨為49.3%和49.0%,比上月回升0.2和0.4個百分點。 點評:5月中采制作業PMI環比上升0.4個百分點至50.8%,略好于50.7%的市場預期,回升的重要原因來自內需的進一步改良。 其中,新訂單指數環比上升1.1個百分點至52.3%,而新出口訂單僅環比上升0.2個百分點至49.3%,顯示訂單需求的改良重要還是來自內部訂單需求的推動。 而5月匯豐制作業PMI預覽值的回升則重要來自生產、新訂單與原材料庫存的拉動,且訂單需求更多來自出口訂單的貢獻,需求端、生產端以及庫存變動與中采制作業PMI的對應分項表現存在差別,該做如何斷定?需求端:匯豐與中采PMI的新訂單指數均顯示訂單需求有所改良,而匯豐PMI更多來自出口訂單的增長,中采PMI更多來自內部訂單的推動。 總體來說,兩者反響的內外部經濟需求均有所改良,只是在改良程度上存在明顯差別。 我們從5月電廠耗煤、粗鋼生產、山西原煤產量、商品房成交面積、重要工業品價格以及庫存等高頻經濟數據來看,5月經濟需求并未涌現明顯改良跡象,BDI以及CCFI等外貿高頻數據也未見明顯回升趨勢。 綜合斷定,我們認為5月經濟需求低位穩固,但還未見趨勢性改良,外需有所回溫,而內需可能依然較低迷。 生產端:中采PMI生產指數環比上升0.3個百分點,要明顯弱于匯豐PMI生產指數環比上升2.4個百分點的幅度。 對于制作業生產端的衡量,無論從樣本籠罩規模還是歷史數據表現來看,中采生產指數對于工業生產的衡量要更正確些。 5月制作業生產端雖下行風險不大,但大幅上行的可能性亦較小,因此,我們認為,在需求略有穩固、產品價格降落幅度減小背景下,生產端小幅改良可能性較大。 庫存周期:同樣,從樣本規模與歷史數據反響來看,中采的庫存指數來衡量我國制作業庫存狀態要更為正確些。 原材料與產成品庫存指數均有小幅降落,顯示制作業整體補原材料庫存行動依舊謹慎,產成品庫存進一步去化。 另外購進價格指數回升,與匯豐PMI的價格分項表現一直,預示著PPI環比降幅有所改良,我們保持5月PPI環比降落0.1%,同比降落1.4%的預測斷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