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報訊:近年來,我國設備制作業整體程度得到快速發展,取得了令人注視標成績。 從總量規模看,現已居世界領先地位,躋身世界設備工業大國行列。 其中,作為工業母機的機床,支撐了我國設備制作業從小到大,趕超世界先進程度的整體發展過程。 據不完整統計,我國現有機床保有量800萬臺左右 但其中服役超過10年以上的傳統舊機床超過200萬臺,已進入機械設備報廢的高峰期,按照國際通用的3%的裁減率,每年裁減的舊機床約25萬臺,其金屬總分量超出150萬噸。 如果任由這些老舊機床報廢,不但是一種資源的糟蹋,對環境也構成很大要挾。 機床再制作作為循環經濟和綠色制作的范例,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將原材料、能源等的利用效率達到最高。 近年來這種現代制作模式在全世界大受歡迎,通過機床再制作,我們完整可以讓這些曾經的大國重器能夠重裝上陣。 機床再制作重要由機械與電氣兩個方面組成,包含機床機械精度的恢復和提升、運動精度的恢復與提升、數控系統和伺服系統的選取、贊助裝置的選取以及整機調試、機床檢驗等,通過創新設計、再造出新的機床。 整體再制作過程幾乎不產生固體廢物,大氣污染物排放量有效降低80%以上,機床再制作可以形成資源產品廢舊產品再制作產品的循環經濟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資源,掩護生態環境。 從經濟性角度來看,機床再制作具有投入資金少,周期短,節儉成本等優勢。 機床再制作與制作新品相比,其成本一般只需產出同類機床投入的30%左右,節材70%,節能可達整機生產的60%,應用壽命可延伸5~10年。 再制作可以充分利用機床的原有零部件,節儉制作這些零部件的成本,且再制作后的機床可以達到原有新機床的性能程度,甚至在材料應力得到充分釋放之后,某些方面可能超過原有新機床的性能指標。 而且對于精密機床及大、重型機床來說,再制作周期要明顯短于制作新機床的周期。 同時,應用企業可以根據機床的狀態及工藝請求來選擇數控系統或其他功效,進行個性化定制并節儉成本。 對于應用企業來說,機床再制作可以帶來以下利益:一是大幅節儉資金,進步資源應用效率;二是不轉變原有操作習慣,迅速提升機床在精度、效率、主動化程度等方面的整體加工能力;三是根據企業自身情況,配套生產設備并擴大加工規模,進步生產效率。 機床再制作的中國背景 再制作是一種對廢舊產品實行高技巧修復和的產業,它針對的是損壞或將報廢的機床、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等各類設備,在性能失效分析、壽命評估等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再制作工程設計,采用一系列相干的先進制作技巧,使再制作產品德量達到或超過新品。 再制作是循環經濟再利用的高級情勢 我國政府對再制作產業的發展非常器重,2006年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巧發展方案戰略研究報告》將再制作技巧作為24項優先發展主題之一。 2009年正式施行的《循環經濟法》更是將設備再制作等列入國家法律章程。 發改委在2010年《關于推動再制作產業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方案了再制作產業的發展方向。 當前在我國發展循環經濟成為熱門,節能減排被放在經濟指標的首位。 2013年國務院下發的《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舉動打算》和《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中均對發展循環經濟,合理利用資源提出了具體請求。 我國在十二五期間必定保持綠色環保、自主創新的工業發展方法,保持提倡綠色發展戰略,不斷推動開產生態、資流暢用高效化、生產過程集約化、污染排放最小化。 發展機床再制作產業在這方面將大有可為 對國家來說,機床再制作無疑契合了循環經濟、綠色環保的創造理念,尤其是在當前設備制作業整體不景氣的形勢下,機床再制作的高性價比優勢將得到進一步彰顯。 從國家戰略層面來看,生產機床所需的鐵礦石、焦炭等原輔材料都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而且我國重要的優質鐵礦石依附于國外三大礦山巨頭,近年來受制于節節攀升的鐵礦石價格和地緣影響,鐵礦石進口壓力陡增。 因此,機床的再制作不僅有利于環境,更有助于國家戰略資源的合理應用。 從經濟發展來看,我國服役超過10年以上,進入機械設備報廢的高峰期的傳統舊機床超過200萬臺,若按照一臺平均支出資金10萬元盤算的話,大概有2000億元的市場規模。 估計十二五時代,我國至少將有90萬臺機床需求進行再制作。 同時,發展再制作產業有利于形成設備制作業新的經濟增長點,為社會供給大批的就業機會。 從行業現狀來看,目前在國內從事機床再制作的重要力量有三類:一是專業機床再制作企業;二是傳統機床制作企業;三是數控系統制作企業。 這三類企業構成了當前國內機床再制作的主體 中航工業始終致力于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面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綠色制作,扎實做好節能環保工作,建設資源節儉型和環境友愛型企業。 林左鳴董事長在2013年10月28日《學習時報》上發表署名文章《企業持續創新的藝術》中指出:可持續和綠色生產的理念,將會使再制作應運而生。 第三次工業的另一個特點或許就是可持續的再制作 據不完成統計,中航工業機床保有量有數十萬臺,按每年5%的再制作比例盤算,自身市場容量近百億元,但在團體內部只有部分大的主機廠所擁有機床再制作隊伍,且廣泛規模不大。 為加快推動中航工業機床再制作產業發展,團體公司決定依托中航工業向陽打造中航工業數控機床再制作及備件中心。 團體公司副總經理吳獻東高度器重,多次深入相干企事業單位進行調研。 按照團體公司的兼顧方案,得到了中航工業資產、基礎院的大力支撐,中航工業向陽與中航工業綜合所整合優勢資源成立中航聯眾數控技巧(北京)有限公司,建設中航工業數控機床再制作及備件中心。 該中心憑借機電液一體化解決方案的超強綜合實力,已經具體機床行業領先的規模和實力,初步施展出了對團體高端大型機床再制作的支撐作用。 大型高速拉床屬于西方對我國進口產品,必定程度上制約了某公司相干產品的生產能力,中航數控全力科研攻關,通過與某公司合作,成功再制作了系列高難度高速拉床。 通過再制作德國、美國、英國等系列數控高速拉床,形成了在高速拉床領域的再制作整體解決方案,引領該領域在國內的技巧發展趨勢,奠定了公司在國內高速拉床再制作領域的核心腸位,客戶對公司的信任度和美譽度全面提升,已然超出國內專業拉床生產廠家。 未來,中航數控將以高速拉床再制作為突破口,在團體相干政策的支撐下,全面進步團體整體機床再制作比例和質量,推動團體機床生產效能管理,并策劃召開中航工業再制作論壇,將設備再制作和產品再制作相聯合,建立支撐團體整體再制作的溝通交換平臺。 中航聯眾數控技巧(北京)有限公司敏銳把握再制作產業發展趨勢,充分利用中航工業數控機床再制作及備件中心背景,與中國再制作之父徐濱士院士團隊深入探討合作,共同謀求創新型的再制作行業占位,將設備修復再制作和產品再制作相聯合。 在橫向買通再制作兩大業務領域的同時,向再制作產業鏈上游和下游發展,將再制作標準、再制作材料、再制作工裝、再制作設備、再制作研發、再制作技巧、再制作質量與可靠性檢測、再制作審核認證、再制作人員培訓等業務聯合起來,將傳統再制作理念創造性地賦予了中國特點的全新內涵,力爭引起決策層更多器重,加強國家再制作政策支撐力度,助力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為建設資源節儉型環境友愛型社會做出貢獻。 (作者為中航工業保定向陽航空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