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作業在1月份涌現了小幅的放緩 最新的摩根大通1月全球制作業PMI指數顯示,其數據自12月的53.0微降至52.9,但全球制作業仍然保持了持續14個月的成長。 美國方面,1月ISM和Markit制作業PMI趨勢保持一致,較上月擴大速度放緩。 美國1月制作業表現回落,其他房產等經濟數據同樣遜與市場預期,與近期嚴冬有著明顯的關系。 此外,美聯儲每月縮減QE規模的決定也使得金融市場有所波動,負面效應開端浮現。 歐元區方面,1月制作業終值升至54,內需和外需均有力支撐制作業走強,歐元區整體經濟向上趨勢目前較為牢固。 歐元區中,除法國制作業壓縮放緩外,其它成員國PMI均處于擴大通道。 金磚國家制作業今年開端表現并不佳,仍處于低位徘徊。 雖然印度和巴西保持溫暖擴大趨勢,但是目前兩國面臨通脹和本幣貶值壓力,制作業盈利空間和內需可能進一步拖累,而出口形勢可能有所改良。 而中國制作業PMI回落重要受到春節提前影響。 申萬調研指數指出,部分企業提前停產休假,預計節后生產和訂單將有所回升。 俄羅斯制作業持續惡化,前期刺激政策對內需和投資拉動不大,而盧布貶值可能將帶動外需。 【1】全球1月制作業PMI回落至52.9,表現尚可 Markit/JPMorgan數據顯示,摩根大通1月全球制作業采購人經理指數(PMI)由2011年5月高位回落,由12月53,微降至52.9,但已持續第14個月擴大。 期內,生產指數由去年12月54.9,降至54.5;新訂單指數54.4,微降至54.3;就業指數由51.3,降至51。 雖然1月制作業PMI較之上月回落,但需求、產出和就業均在擴大,并不遜于去年年底的表現。 從全球制作業PMI的分項來看:產出和新訂單擴大速度略有放緩,但是仍高出歷史均值,新出口訂單增速創去年9月來新低,就業從上月高位略有回落,仍保持穩固擴大。 其中,歐元區制作業就業自2年來首次回升,投入成本持續8月擴大,但是增速明顯放緩,已低于均值。 從區域來看: 美國:Markit頒布,美國1月制作業運動擴大速度放緩,上月增速為11個月來最快。 美國制作業采購經理人(PMI)1月終值降落至53.7,和初持平,12月終值為55.0,此為11個月高位。 指數高于50代表景氣擴大 12月產出降至53.5的四個月低位。 一些機構將增長放緩歸因于美國大部份地區受嚴寒襲擊 新出口訂單降落,為10月來首次 不過,就業崗位持續第七個月成長,盡管企業雇請員工速度放緩。 就業分項指數從54.0降至53.2 ISM報告顯示,美國1月ISM制作業PMI51.3,為2013年6月以來最低,大幅低于市場預期的56.0,與預期之差創歷史紀錄。 1月ISM制作業指數創2008年來最大跌幅,其中制作業新訂單指數跌幅創1980年來最大,制作業就業指數也大幅下挫。 分項數據中,制作業新訂單指數由上月的64.2下挫至51.2,創1980年來最大跌幅;制作業就業指數由上月的55.8下挫至52.3。 經濟學家認為氣象糟糕是導致數據不理想的原因,還有經濟學家認為,去年10月政府關門對數據也有殘留影響。 美國供給管理學會表現,氣象原因無法解釋數據如此大幅的下挫。 數據頒布后,標普500股指期貨大幅下挫,美元指數急跌,黃金急漲,10年期美債收益率急跌。 歐元區:受新訂單強勢增長推動,新年首月歐元區制作業運動擴大幅度創2011年中以來最大。 這重要歸功于德國制作業急劇擴大且歐元區邊沿國家涌現復蘇,但法國制作業運動仍處于萎縮區域,從而對整體表現構成拖累。 數據顯示,歐元區1月Markit制作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為54.0,略高于初值53.9,也高于12月終值52.7。 英國:英國1月份制作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6.7,低于前一月的57.2,但仍持續10個月高于50.0的行業榮枯線,表明英國制作業保持好轉態勢。 數據顯示,1月份構成制作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的重要指標,包含制作業產出、國內外新增訂單數量、新增出口訂單數量以及行業新增就業崗位等均有所增長,其中制作業雇傭人數持續九個月實現增長。 不過,制作業采購成本也持續上漲九個月 法國:2014年1月法國制作業運動放緩速度降落,這對于法國經濟而言是個積極跡象。 近期法國總統奧朗德推出新的舉動以提升該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的競爭力。 數據顯示,法國1月Markit/CDAF制作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終值升至49.3,12月終值為47.0,為去年9月以來最高。 1月PMI終值優于1月中旬頒布的初值48.8,且接近50的榮枯分水嶺。 德國:受新訂單、產出以及就業增長推動,德國2014年1月制作業擴大步伐創下逾兩年半來最大,凸顯歐元區最大經濟體今年有望實現牢固復蘇。 數據表明,德國1月Markit/BME制作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升至56.5,去年12月終值為54.3,為持續第七個月處于擴大區域。 德國1月制作業PMI終值為2011年5月以來最高程度,且高于初值56.3。 制作業約占德國GDP規模的五分之一 西班牙:西班牙1月制作業PMI為52.2,增速為2010年4月以來最快;其中產出分項升至41個月高點;就業分項錄得2010年10月以來首次增長。 希臘:希臘1月制作業PMI回升至51.2,為4年半以來首次回到榮枯分水線上方。 這令希臘國債價格走高 10年期希臘國債下跌14個基點,至8.47% 瑞士:瑞士1月SVME采購經理人指數56.1,預期55.4,初值53.9。 意大利:意大利1月制作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結束持續兩個月擴大加快,由去年12月32個月高位53.3,微降至53.1。 期內,生產指數擴大加快至2011年4月最高;新訂單擴大略放緩;就業持續溫暖攀升。 日本:因新訂單增速創下紀錄新高,日本2014年1月制作業運動擴大步伐創下近八年來最大,顯示4月消費稅稅率上調之前內需依然強勁。 數據表明,日本1月經季調后Markit/JMMA制作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從12月的55.2升至56.6。 1月數據為持續第11個月高于50的榮枯分水嶺,且為2006年2月以來醉倒。 分項數據方面,1月PMI產出分項指數自58.3升至61.1,為2001年10月編撰該數據以來最高;新出口訂單指數從12月的55.7降至52.8。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工業團體聯合普華永道(PWC)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1月澳大利亞制作業運動仍處于萎縮狀態,且為持續第三個月下滑。 數據顯示,澳大利亞1月AIG/PWC制作業表現指數降至46.7,此前12月為47.6。 若該指數若高于50,表明制作業運動正在擴大;若低于50,則表明制作業運動正在萎縮。 印度:匯豐1月印度制作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擴大再度加快兼創十個月高,由去年12月50.7,回升至51.4,創2013年3月新高,且為持續第三個月擴大。 期內,新訂單擴速為十個月最快;生產指數持續三個月擴大。 韓國:韓國1月制作業運動擴大幅度創八個月來最大,凸顯經濟增長動能正進一步回升。 數據顯示,1月經季調后制作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50.9,為5月以來的最高程度,且是持續第6個月上揚,此前12月為50.8。 中國:1月制作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持續擴大,且擴大速度創近三年最快。 具體數據顯示,1月匯豐制作業PMI升至55.5,創2011年4月以來新高(當月PMI值為58.2),前值(2013年12月為)55.2。 1月制作業PMI值創高最重要受惠于產出及新增訂單的改良。 整體來看,雖然美國制作業不及預期,但當前全球經濟改良使得歐元區外需改良明顯,推動出口增長。 加之新興經濟保持的增速,因此全球制作業整體沒有大的減速。 【2】2014年1月中國制作業采購經理指數放緩至50.5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的2014年1月份中國制作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5%,雖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但仍位于臨界點以上的擴大區間,表明制作業持續保持增長態勢,但受“春節”鄰近的影響,增速有所放緩。 從12個分項指數來看,同上月相比,原材料庫存、產成品庫存、積存訂單和生產經營運動預期指數回升;其余各指數有所回落。 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1.4%,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持續位于臨界點以上的景氣區間;中型企業PMI為49.5%,比上月降落0.4個百分點,持續2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下;小型企業PMI為47.1%,比上月降落0.6個百分點,仍位于臨界點以下。 先行指數: 新訂單指數為50.9%,比上月回落1.1個百分點。 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企業高于50%,為52.6%;中型和小型企業的新訂單指數低于50%,分辨為48.5%和46.3%。 新出口訂單指數49.3%,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 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企業位于50%;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的新訂單指數低于50%,分辨為47%和49.6%。 積存訂單指數為45.7%,比上月回升0.6個百分點。 從企業規模來看,大、中、小型企業的積存訂單指數均低于50%,指數在38.8%-46.9%之間。 生產經營運動預期指數為51.3%,比上月回升1.9個百分點。 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企業的生產經營運動預期指數高于50%,為52.4%;中型和小型企業的生產經營運動預期指數均低于50%,指數分辨為49.9%和47.7%。 同步指數: 生產指數為53%,比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 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企業和中型企業小型企業的生產指數高于50%,分辨為54.2%和52.4%;小型企業低于50%,為47%。 產成品庫存指數46.5%,比上月回升0.3個百分點。 從企業規模來看,大、中、小型企業的產成品庫存指數均低于50%,指數在45%-47.2%之間。 采購量指數為51%,比上月回落1.7個百分點。 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企業的采購量指數高于50%,指數為53.2%;中型和小型企業低于50%,分辨為49.5%和46.7%。 進口指數為48.2%,比上月回落0.8個百分點。 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進口指數均低于50%,分辨為48.3%、47.6%和49.7%。 購進價格指數為49.2%,比上月回落3.4個百分點。 從企業規模來看,小型企業的購進價格指數高于50%,為51.2%;大型和中型企業的購進價格指數低于50%;指數分辨為48.8%和49.5%。 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7.8%,比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 從企業規模來看,大、中、小型企業的原材料庫存指數均低于50%,指數在46.4%-48.6%之間。 滯后指數: 從業人員指數為48.2%,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 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從業人員指數均低于50%,指數在46.6%-48.5%之間。 供給商配送時間指數為49.8%,比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 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供給商配送時間指數均低于50%,指數在49.5%-49.9%之間。 張立群:未來經濟增長穩中略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分析認為:“1月份PMI指數持續回落,預示未來經濟增長穩中略降;由于PMI指數仍在50%程度線上,表明經濟安穩增長的基礎態勢不會轉變。 從分項指標看,訂單類指數持續降落值得關注,反響市場需求束縛持續加強,企業分化和結構調劑運動預計將增長。 ” 【3】1月份匯豐中國制作業PMI重現放緩 1月份數據顯示,中國制作業運行在6個月以來首次涌現放緩。 PMI數值回調,重要是月內產出與新業務擴大放緩所致 用工規模也涌現2009年3月以來最大壓縮率 價格方面,平均生產成本有明顯降幅,產出價格也持續兩月降落。 經季節性調劑的匯豐采購經理人指數(PMI)1月份數值從上月(50.5)回落至50.0臨界值之下(49.5),并比早前頒布的PMI初值(49.6)略低,顯示中國制作業運行放緩,為去年7月份以來首見。 產量:1月份,中國制作業產量持續第六個月保持增長,但增速放緩至輕微程度。 月內部分廠商因新業務量增長而進步產量,但另外一些廠商則因經濟環境軟弱、客戶需求相對疲軟而相應減產。 新業務總量:1月內新業務總量與上月相對持平,結束此前持續5個月的增長態勢。 新接出口訂單:新接出口訂單則持續第二個月趨降,受訪廠商反響多個重要出口市場需求削弱。 用工量:用工持續第三個月涌現壓縮,并且創下2009年3月以來最大壓縮率。 據受訪廠商反響,用工壓縮的重要原因除了產出需求放緩之外,還與雇員自愿離職后空缺沒有得到彌補有關。 積存業務量:雖然用工減幅明顯,月內積存業務量卻僅有輕微增幅。 采購運動:采購運動持續第六個月涌現擴大,但擴大率放緩至輕微程度,為去年9月份以來最低。 采購庫存與成品庫存在1月份皆略有上升,并且同屬3個月來首見。 許多受訪廠商表現庫存上升與產出增速放緩、客戶需求未如預期有關。 生產成本:1月份,生產成本降落,這在去年7月以來尚屬首見,而且整體降幅明顯,調查樣本顯示原因與原料成本回落有關。 產出價格:成本累贅削弱,廠商得以向客戶供給更多折扣,產出價格持續兩月涌現回調。 屈宏斌:2014年中國制作業運動弱勢開年 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表現:“2014年中國制作業運動弱勢開年,反響了1月份外需疲弱和國內商業運動放緩的影響。 我們預計國內訂單和招工在節后或將有所反彈 然而決策層需要密切關注經濟的下行風險,適時預調微調助力穩增長。 ” 點評: 整體上看,全球今年1月制作業依舊保持穩固擴大,發達國家貢獻較大。 分析預計,歐元區制作業趨勢保持穩固,德國增長拉動;而日本制作業可能在2季度面臨明顯下滑;美國Markit制作業雖然近期增長放緩,但是后期將有所反彈。 不過受QE縮減影響,制作業增長可能難以達到去年年底程度;而新興市場受到通脹和匯率雙層壓力,制作業表現將保持低速擴大。 美聯儲開端削減QE規模,全球制作業PMI可能短期擴大有所放緩,重要是受美國、加拿大和新興市場拖累。 全球投入成本受美元升值影響可能加速擴大,通脹上行 長期來看,QE縮減影響遞減,歐美經濟健康增長將帶動全球制作業表現趨穩。 中國方面,2014年首月,宏觀經濟并沒有延續持續復蘇的勢頭,在內外需方面反而涌現了較為明顯的萎縮態勢。 1月官方制作業PMI降至半年低點,非制作業PMI創五年新低,匯豐PMI跌破榮枯分水嶺。 機構觀點認為,1月PMI指數較上月有所下滑,但從季節性的規律來看,1-2月份因為春節因素的影響,PMI指數有所回落屬正常情況,同時考慮到今年春節時間較早,當前制作業的表現依然較為安穩。 雖然生產、新訂單、新出口訂單等指數均在下行,但具有必定領先性的生產經營預期指數還是略有企穩。 分企業類型來看,小企業的經營狀態依然是相對最差的 同時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回落3.4個百分點,顯示制作業弱平衡之格式短期內難以轉變。 在全球經濟轉型的大格式下,傳統制作業轉型正在產生,預計2014年依然難見制作業的趨勢性回升的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