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11月15日電(記者邵香云)11月15日在天津舉辦的中國制作業管理國際論壇上,與會的中國制作行業的企業家、專家指出,如今全球制作業已經跨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時代,中國制作業應當加快轉型升級,完成華麗轉身。 愛波瑞管理咨詢團體高級顧問劉釗指出,傳統的制作業強國在最近兩年加強了對制作業的方案,美國首先提出了“工業互聯網”的概念,2014年4月,AT&T、思科、通用電氣、IBM和英特爾在美國波士頓發布成立工業互聯網聯盟。 德國在《高技巧戰略2020》中將工業升級為國家戰略 劉釗說,在未來十年,世界領域內,中國制作業面臨著較大的發展機會和尋釁,全世界都在關注誰能贏在下一個十年。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在論壇上表現,中國制作業發展正面臨著一個在新技巧系統推動下的新的發展機會,中國制作企業要用融合起來的思維來考慮中國制作業的發展。 楊學山說,中國制作業發展的慷慨向是十分清楚的,從制作大國走向制作強國,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系統,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必定要充分利用中國的比較優勢、制度優勢。 中國的企業家們也捕捉到了一種信號,中國制作業不轉型、不調劑、不應對可能將無法適應未來十年的發展。 中國西電團體公司總經理張雅林認為,與國外先進的制作業強國相比,中國的制作業還處于工業3.0甚至2.0的時代,信息化程度發展不平衡,一些企業已經步入世界領先程度,也有大批的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還處在作坊式的生產階段。 紅領團體董事長張代理說:“互聯網這個時代已經到來,傳統產業如果不能很好地融入互聯網這個時代,將失去競爭力或者是沒有競爭力。 ”專家認為,從國內制作業的發展情況來看,根據2014九個月的PMI指數和其他重要經濟指標走勢來看,制作業的小微企業仍然面臨著較多的艱苦,融資難、人力成本上升、創新能力弱等問題困擾著中小企業的轉型升級之路。 津榮天宇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孫興文說,現在環保的壓力大,技巧需要提升、人工成本不斷上漲,客戶和市場的請求也越來越高,這都構成了企業必需要轉型的壓力。 不僅民營制作企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不少中國的國有企業,尤其是高新技巧制作企業也在追趕世界先進技巧的路途中殫精竭慮。 天津中環領先材料技巧有限公司2008年在天津高新區成立,也是國內第一條全主動4-8英寸主動硅拋光片生產線,如今依然在技巧開發領域和國際領先企業賽跑。 中環領先總經理李翔表現,一方面是積淀不如國外的企業;另一方面,我們的觀念還需要轉換。 劉釗介紹,正在起草的《中國制作2025》方案,將“優先推動制作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擺在制作業轉型提質八大舉動之首,以適應全球產業變更。 楊學山指出,互聯網思維下中國制作核心還是中國制作,要使我們的制作業能夠生產出滿足需求的各種產品,要使我們的制作有成本優勢、質量優勢、品牌優勢、國際競爭優勢。 長安汽車團體董事長徐留平說,對制作企業而言,轉型升級需要控制核心的競爭力才干立足市場,而核心競爭力最核心的就是創新。 專家指出,創新能力的造就,需要政府支撐、企業機制轉變、知識產權掩護、引進和消化國外技巧等方面下工夫進步創新效率,另外還要強化對人才的造就。 據懂得,11月14日在天津濱海新區揭幕的第十一屆中國制作業管理國際論壇由中國制作業管理國際論壇組委會主辦,愛波瑞管理咨詢團體承辦,主題是互聯網思維下的中國制作。 作者:邵香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