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駐京記者/劉曉靜)受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指數改良,匯豐中國9月制作業PMI初值小幅回升至50.5,持續第四個月位于榮枯線上方。 業界表現,數據沖淡了關于中國經濟的悲觀情緒,但中國制作業仍面臨下行風險,宏觀政策定力仍受考驗,如何通過創新、來帶動新的增長成為經濟結構轉型重中之重。 8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降落1.5%,是年內首次用電量涌現“負增長”。 與此同時,8月中國工業增長值同比增速大降2.1個百分點。 近期,多個重要經濟指標的低迷令市場對中國經濟產生悲觀情緒。 對于匯豐9月中國制作業PMI初值的回升,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現,數據打消了過度悲觀情緒,隨著國務院微刺激政策漸漸加大力度,政策領導企業的融資成本慢慢下行,穩固房地產等政策漸漸顯效,穩經濟及穩股市可以期待。 與李大霄觀點不同,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則認為,雖然整體PMI指數小漲,但分項數據喜憂參半,一方面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指數有所改良,另一方面就業指數進一步降落且通縮壓力加深。 在屈宏斌看來,中國制作業仍面臨下行壓力,宏觀政策定力仍受考驗。 數據顯示,9月匯豐制作業就業指數初值降至46.9,創五年半低位,投入和產出價格指數雙雙跌至半年低點。 “整體數據表明制作業在溫暖擴大,但房地產市場放緩依然是經濟面臨的最大下行風險,建議央行能出臺進一步的貨幣寬松舉動以穩增長。 ”屈宏斌進一步指出 對此,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中心主任李鐵此前在“新常態新機會”2014網易達沃斯之夜表現。 房地產業的下滑對全部經濟形勢、產業鏈的斷裂帶來負面影響,怎樣把它轉換成通過創新、來帶動新的機制的增長成為中央此次經濟結構調劑的重中之重。 “憑借中國在產業升級、基礎設施、環境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投資機會,中國年初設定的7.5%的經濟增長目標可以完成。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預計,在未來5年或更長時間內,中國經濟增速將保持在7%—7.5%之間。 對于市場上關于中國經濟放緩的擔心,中國經濟體制研究會名譽會長崇高全此前說,從短期看,我國正進入到經濟速度換擋期、結構調劑沉重期、前期刺激消化期,在這“三期疊加”的階段,各種抵觸和問題互相交錯,從長遠看,雖然經濟增長換擋回落,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但是,仍處在戰略機會期,仍具備保持中高速發展的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