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外匯要聞10月14日訊:受美國需求復蘇以及低基數效應等影響,中國9月出口同比增速躍升至19個月來的高點,海關總署預計強勁出口將延續到第四季。 不過,由于歐美復蘇可能后繼乏力,今年第四季度中國出口形勢更有可能走穩,而非大幅回升。 推薦瀏覽由于油價暴跌拖累商品貨幣,激發...中國海關總署昨天頒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三季度,中國進出口總值19.4萬億元(國民幣,下同,4萬億新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進出口形勢逐季好轉。 其中,出口10.4萬億元,增長3.6%,進口9萬億元,降落0.1%;貿易順差1.4萬億元,擴大35.3%。 9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2.44萬億元,增長11.2%。 其中,出口1.32萬億元,增長15.1%;進口1.12萬億元,增長6.9%;貿易順差1901億元,擴大1.1倍。 海關總署消息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分析,有三個因素增進了中國外貿整體形勢逐季好轉,包含中國政府適時出臺了支撐外貿穩固增長的一系列措施,世界重要經濟體復蘇回穩,以及通關的紅利不斷地釋放,對推動外貿增長的重要作用逐漸加強。 他預計,今年第四季度還會延續這種良好態勢,因為出口先導指數顯示,年底出口壓力略有減輕。 不過,據中新社報道,鄭躍聲坦言,從前三個季度的情況來看,要實現全年外貿進出口7.5%增長的目標,“任務確實十分艱巨”。 他強調,全年7.5%的外貿發展目標實際上是一個“預期目標”,“這個目標確實十分重要,但是盼望大家能夠認識到,中國的對外貿易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常態,正處于增速的換擋期和結構的轉型期。 中國的外貿已經從高速增長的階段進入中高速增長的階段”。 據路透社報道,中國9月進口超預期上升重要受加工貿易猛增拉動,一般貿易同比負增長則反響內需仍弱,進口回升基礎還不堅固。 未來隨著國內經濟環比企穩,進口預計只會有小幅改良,而要實現全年進出口7.5%增長目標的任務依然艱巨。 彭博社稱,中國事美國經濟復蘇的受益者,中國貿易狀態好轉,為受房地產市場滑坡和工業增長值減速拖累的中國經濟供給了支撐。 海關數據顯示,今三個季度,中國與歐盟雙邊貿易總值為2.81萬億元,增長10.2%,占中國進出口總值的14.5%,與美國的雙邊貿易總值為2.48萬億元,增長5.2%,占12.8%。 不過,近期一連串采購經理指數(PMI)調查成果顯示,德國制作業運動涌現15個月來的首度萎縮,中國制作業則是幾乎沒有成長,美國制作業放緩程度也較預期嚴重。 安信證券高級宏觀分析師尤宏業稱:“因全球經濟走弱,所以四季度(中國)出口可能在10%左右的程度,更強的出口也不太可能,全年實現外貿目標壓力不小。 ”(責編:果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