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軸承,飛機不能飛,汽車不能跑,電梯也沒法開 軸承成為機械尤其是重型機械不可缺乏的零部件,以至于一國的軸承生產能力,可以體現出一個國家的制作業程度,軸承制作也被視為一項國家戰略。 為中國重型卡車而來,斯凱孚濟南工廠就是生產供給重型卡車軸承的。 斯凱孚濟南工廠生產的免掩護高精密重卡軸承單元●濟南工廠為重卡而來如果沒有特別情況,斯凱孚濟南工廠的倉庫里,每天都會有出廠的軸承被直接拉到中國重汽橋箱公司的車橋生產線上。 經過進一步組裝生產后,最終從重汽的濟南卡車工廠出廠,銷往海內外。 斯凱孚是瑞典企業,也是全球最大的軸承生產商,在全世界有200多家工廠,僅在中國就有20多個制作單元。 2012年9月13日,在濟南高新區孫村先進制作業產業基地,斯凱孚團體投資6億多國民幣建成的斯凱孚濟南工廠正式投產,重要給中國市場供給卡車軸承。 斯凱孚濟南工廠為重型卡車生產的軸承實際上,斯凱孚濟南工廠的落地,與中國重汽有很大關系。 在斯凱孚濟南工廠投產的消息發布會上,中國重汽團體總經理蔡東就曾介紹,重汽與斯凱孚簽訂的合作協議,將是一次長期合作。 在他看來,重汽旗下有橋箱公司、兩個變速箱公司、兩個發動機公司都需要大批的斯凱孚產品,未來還將大批應用斯凱孚的產品,斯凱孚不可能拒絕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 的確,斯凱孚濟南工廠就是為中國的重型卡車而來,再確實一些說,斯凱孚重視重汽與德國曼公司合作的重卡市場遠景。 2009年7月,中國重汽與世界第三大重卡制作商德國曼團體實現戰略合作。 這次合作被重汽人視為中國重汽史上的新里程碑 曼技巧和斯凱孚軸承也讓從濟南成長起來的中國重汽有了新的競爭優勢。 ●市場擴大至世界各地為方便給重汽配送卡車軸承,斯凱孚濟南工廠建在重汽橋箱公司以西2公里領域內,每年有40萬到50萬個斯凱孚軸承送往重汽。 “按目前的形勢看,今年有望達到70萬個,產值在8000萬元左右。 ”斯凱孚濟南工廠副廠長趙洪進說,重汽與曼的合作6年磨一劍,重汽的卡車賣得越多,斯凱孚供給的軸承也就會越多。 斯凱孚濟南工廠車間生產情景然而,此前斯凱孚濟南工廠的業務拓展也受到一些。 受近幾年卡車市場銷量不旺,經濟下行壓力以及新工廠剛起步的業務拓展影響,斯凱孚濟南工廠的產能未能施展到最大。 “盡管有所耽誤,但總體來說,這兩年的發展還可以 ”趙洪進介紹,2013年斯凱孚的銷售額是3500萬元,2014年達到7000萬元,今年的目標是1.5個億。 軸承是各類機械尤其是重型機械上不可缺乏的重要零部件,一國的軸承生產制作能力可以體現出一個國家的制作業程度,因此軸承制作也被視為一項國家戰略。 能在全國十多萬家軸承生產商的激烈競爭中,奪得一大杯羹,斯凱孚靠的是技巧優勢。 據懂得,世界上最早的球軸承創造者就是斯凱孚,不僅如此,斯凱孚還創造了一種免掩護精密軸承單元,“這一技巧雖在歐洲已是標配,但在中國市場上有宏大利用空間,這也是重汽與斯凱孚合作后的一大核心賣點。 ”趙洪進介紹 經過最后一道人工檢測,斯凱孚的軸承就可裝箱如今,從斯凱孚濟南工廠走出來的軸承,除了配送給重汽外,還供給東風和廣東富華等重型機械生產的大公司,中國的高鐵以及一些客車和貨車上都有斯凱孚軸承的身影。 如有充裕產能,斯凱孚濟南工廠還考慮海外市場,包含日本、東南亞、巴西、哥倫畢業、南非、沙特等國家和地區。 ●產品貼有濟南名片6月2日,記者在斯凱孚濟南工廠的軸承生產車間里看到,全部生產流水線對生產環境的請求很高,任何進入車間的工人都需要換上生產用鞋襪和衣服,避免灰塵的帶入,生產過程大批采用機械化作業。 由于全部生產流程的主動化程度高,用人的處所很少 據介紹,工廠車間里只有約100名員工,“這些員工重要是用于軸承生產的最后一道工序。 對加工出來的軸承進行最后的人工檢測,用手觸摸和視覺檢查無誤后封箱配送。 ”管理人員介紹,有的就直接配送到重汽的橋箱生產流水線上。 引進外國先進生產工藝,消化吸收為我所用,斯凱孚的落成也為中國的設備制作業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就像斯凱孚汽車部總裁特瑞格·斯坦所說,濟南新工廠將向卡車、工業及汽車后市場供給圓錐滾子軸承和斯凱孚分別式卡車輪轂單元,其中卡車輪端是針對中國市場而設計的,將為中國新型車輛的設計邁出重要一步。 斯凱孚濟南工廠的落地,是濟南高新區在孫村先進制作業產業基地策劃高端設備制作業產業集群的重要環節。 每一個從這里出廠的軸承都貼有“高新制作”的濟南名片 ●相干瀏覽:注:本文內容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請尊重版權保存出處,一切法律責任自負。 卡車之家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標,并不意味著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寫,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 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卡車之家接洽,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