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印發《中國制作2025》,安排全面推動實行制作強國戰略。 業內人士表現,中國制作2025是夯實國內制作業基礎、提升產業競爭力的必由之路,后期從中央各部委到處所政府預計將陸續出臺智能制作的扶持政策,而隨著制作業轉型升級、互聯網+的推動,“中國制作2025”將成為今年以至未來幾年A股市場持續受關注的主題。 國務院印發《中國制作2025》國務院日前印發《中國制作2025》,安排全面推動實行制作強國戰略。 提出通過“三步走”實現制作強國的戰略目標 其中,到2025年邁入制作強國行列是第一階段目標 《中國制作2025》明確提出,到2025年邁入制作強國行列,2035年制作業整體達到世界制作強國陣營中等程度,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制作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作強國前列。 專家指出,從制作業大國向制作業強國轉變,既是愿景,更是現實發展的急切需要。 當前,發達國家紛紛制定以重振制作業為核心的再工業化戰略,促使高端制作回流。 與此同時,中低收入國家依附資源、勞動力等優勢,以更低成本承接勞動密集型制作業的轉移,對我國形成“雙向擠壓”的嚴格尋釁。 目前,我國已經建成了一個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系統,產業規模占全部世界制作業20%左右的份額,但創新力不足,仍處在“大而不強”的地位。 對此,《中國制作2025》提出進步國家制作業創新能力、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強化工業基礎能力等九項戰略任務和重點,并明確智能制作、工業強基、綠色制作、高端設備創新等五項重大工程。 為確保完成目標任務,《中國制作2025》提出了深化體制機制、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財稅政策支撐力度、健全多層次人才造就系統、完善中小微企業政策、進一步擴大制作業對外、健全組織實行機制等8個方面的戰略支撐和保障。 業內人士對《投資快報》記者表現,隨著人口紅利的消散,勞動力供給減少、人工成本上升和新一代勞動力制作業就業意愿的降落,對我國制作業的國際競爭力形成了宏大制約。 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以保持第一大支出產業制作業競爭力,是我國無法不選擇的一個命題。 受國務院下發《中國制作2025》的影響,A股市場上的2025概念股紛紛以大漲來喜迎。 其中的如機器人(300024)、博實股份(002698)、海得控股(002154)、秦川機床(000837)、東士科技(300353)和華工科技(000988)等更是以漲停板這一“任性”來慶祝。 市場人士向《投資快報》記者表現,“中國制作2025”將成為傳統制作企業打造智能工廠的標桿。 而隨著制作業轉型升級、互聯網+的推動,“中國制作2025”將成為今年以至未來幾年A股市場持續受關注的主題。 三主線布局投資目前,中國制作業“大而不強”,傳統制作業比重較大。 過去,由于中國具有低成本競爭優勢,這些問題被部分掩蓋,但隨著中國“高成本時代”的悄然到來,傳統制作業的低成本競爭優勢逐漸喪失。 工信部副部長蘇波認為,要主動適應和引領新常態,要害是推動產業結構調劑,核心是保持創新驅動發展。 他強調,“中國制作2025”的核心是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而深度融合當中一個重要的突破口,就是要實現高端設備制作,包含生產系統的智能化。 “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逐步消散,制作業主動化程度進步將是大勢所趨且十分急切,以機器人、智能制作時代已悄然來臨。 ”分析人士對《投資快報》記者表現 中國制作2025是夯實國內制作業基礎、提升產業競爭力的必由之路,后期針對不同行業、不同地區和不同廠商,從中央各部委到處所政府預計將陸續出臺智能制作的扶持政策。 中信建投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高曉春指出,發展智能制作是中國制作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變的必定趨勢,在此趨勢下的投資機會來自于三個方面:一是智能把持裝置,即工業主動把持裝置發展趨向于數字化、智能化;二是智能制作機器,即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及智能化成套設備;三是智能終端產品,即能夠融入智能化與網絡化的智能型產品。 在投資標的方面,博時基金研究部副總經理蔡濱認為,投資機會重要是在工業化、信息化兩化融合過程中,蘊含宏大的投資機會。 他看好三類企業:一、積極參與升級變更的制作業龍頭;二、各行業滿足個性化需求的系統解決方案供給商,即“賣鏟子的人”;三、更多產業仍處于2.0向3.0的過程中,主動化設備及方案供給商具有階段性機會。 銀河證券認為可從以下三主線布局 一、控制核心技巧并能跨領域發展的系統集成企業,如機器人、博實股份、天奇股份(002009)等。 二、已控制相干零部件核心技巧的企業如匯川技巧(300124)、新時達(002527)。 三、進入機器人領域的相干上市公司:上海機電(600835)、銳奇股份(300126)、慈星股份(300307)。 高曉春表現,建議重點關注川儀股份(603100)、海得把持、機器人、天奇股份、博實股份、秦川機床以及三川股份(300066)等。 個股點將臺機器人(300024)公司是工業機器人與主動化成套設備領軍企業。 4月11日的消息聯播曾評價公司:機器人的研發、制作、利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作業程度的重要標記。 中國自主品牌、新松機器人依附技巧創新,目前產品已出口十幾個國家,成為邁向國際市場的中國機器人的“領頭羊”。 近日,新松機器人公司的最新產品、非接觸供電式智能移動機器人下線。 這款機器人依附地下電纜感應產生的磁場進行供電,讓機器人無需充電、持續運轉。 這一技巧不僅是中國開創,也處于世界領先程度 利用核心技巧獲得高端客戶認可,這是新松獲得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新松機器人在國內率先開發工業機器人把持軟件,把視覺定位技巧成功利用在新一代工業機器人上,所研發的大負載真空機械手打破了國外壟斷,為中國品牌博得了一席之地。 特別是具有技巧優勢的移動機器人不僅實現了批量出口,還一舉拿下95%的國內市場份額。 機構分析認為,2015年將是公司發展的轉折之年 除了內生式增長有望加快之外,今年公司重點進行資源整合、平臺建設,實現創新鏈、產業鏈、金融鏈協同的跨越式發展,完成國內產業布局、調劑組織架構、構件多樣化創新平臺、梳理四大業務板塊,期待外延式擴大。 東土科技東土科技是專業的工業以太網交換機研產生產企業,為工業把持系統信息傳輸供給解決方案。 分析認為,東土科技10余年的工業互聯領域的摸索和發掘,已經形成了在工業把持以及通信領域的優勢地位,比工業把持公司懂互聯、比網絡設備公司懂工業把持,未來工業互聯網落地,公司有望成為重要系統方案供給商。 公司預計今年10月左右相繼推出智能電網、智能交通、工業互聯網新產品,今明兩年進入試用;軍工類的產品于今年做出樣品。 工業服務器產品技巧壁壘較高,對于芯片操作系統底層的實時性;工業產品的可靠性、穩固性;時鐘技巧等是重要門檻。 而新產操行業利用的軟件開發、與公司傳統產品工業以太網交換機的銷售渠道、模式不同兩大問題或均通過與優勢公司合作的方法展開。 安信證券指出,東土科技的優勢在于擁有10余年的工業領域互聯互通的經驗,主流產品工業以太網交換機能夠解決過去傳統工業總線技巧帶寬不夠以及標準紛紛復雜的瓶頸,能夠真正實現機器設備之間信息的互聯互通,同時公司在工業服務器領域也有儲備,工業服務器能夠同時滿足盤算與通信的功效,是智能制作領域的較為核心的部分,具有較強稀缺性。 上海機電公司是一家引領中國機電設備制作企業快速發展的大型上市公司。 年初成立的合資公司納博(中國)精機將利用合作雙方在技巧、制作和渠道方面的優勢,加速高端精密減速機產品在國內的產業化過程。 機構研報預計,2016年精密減速器項目將給公司帶來1.65-3.3億元左右的權益收入。 公司目前在手現金121億,或將采用外延并購方法打造智能設備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上海國企的重要一年,而的重要方向之一是建立長效勉勵束縛機制、履行國企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全籠罩。 電氣團體總公司董事長表現未來2-3年要實現整體上市,而控股股東和電氣團體總公司都在履行增持上海機電A股和B股的打算,公司在團體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廣發證券研報稱,上海機電通過與納博合資進入機器人減速機領域,同時母公司也有大批優質的主動化資產,在國企的背景下,有望注入上海機電。 從公司長期發展戰略來看,公司將投入大批資源進軍機器人、智能制作領域,外延式并購是方向,未來目標是供給數字化工廠的綜合解決方案。 天奇股份(002009)天奇股份是中證工業4.0指數的樣本股。 公司在3月公告擬暫停原募投項目汽車制作物流設備生產線項目標實行,其中1.3億元募集資金變更投入至“遠程數據采集決策平臺及智能設備成套系統研發及產業化項目”。 分析認為 變更后的項目產品為利用于汽車行業的遠程數據采集決策平臺及智能設備成套系統研發平臺,旨在為客戶供給系統性解決方案,為國內汽車工業實現智能制作助力。 國金證券研報稱,數據是工業4.0的核心,公司未來在工業4.0領域有望成為龍頭企業。 (1)公司在傳統業務汽車物流主動化系統集成領域有豐富的項目經驗。 (2)去年5月份公司與西門子總部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通過與西門子的合作,公司學習到了數據采集、分析和數據平臺搭建方面的經驗。 (3)變更募投項目重心仍然在數據方面,未來可能以數據服務創新商業模式,提升設備制作的競爭實力,打開未來成長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天奇股份是唯一參股中再交易網和二手熊貓網的企業。 材料顯示,二手熊貓網是我國唯一一家二手汽配B2B交易平臺,是由國家各部委領導建設開發,中國物質再生協會唯一指定的報廢車零部件交易平臺。 中再交易網是由國家工信部、商務部、環保部和行業協會請求成立的行業門戶網站。 由此,互聯網+“獨家汽配和萬億循環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