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12月4日-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調查報告稱,受宏觀經濟環境、社會信用環境、監管因素以及銀行自身因素等多方面的影響,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規模將浮現上升趨勢,地區層面東部沿海尤其是江浙地區依然屬於不良貸款的重災區,并且預計在未來兩年仍舊保持此態勢。 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周四供給的2014中國金融不良資產市場調查報告顯示,預計今年第四季度不良貸款余額為8,277.39億元國民幣,不良貸款率為1.23%,略高於2013年末和2014年三季度。 預計2015年四個季度的不良貸款余額分辨為8,973.21億元、9,715.73億元、10,506.57億元和11,347.37億元,不良率分辨為1.29%、1.36%、1.44%和1.52%。 報告稱,不良貸款上升的重要原因是宏觀經濟不景氣,房地產市場進入降落通道,以及產能過剩行業的拖累。 地區層面東部沿海尤其是江浙地區依然屬於不良貸款的重災區,主因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資金需求量大,而且江浙地區民間借貸風行,在這些因素相互作用下,當宏觀經濟調劑時,信貸一旦收緊,資金鏈條產生斷裂并引起連鎖反響,造成不良貸款明顯上升。 行業層面,批發和、制作業是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較高的行業。 總之,中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易受經濟景氣度的影響,且多集中在少數地區和少數行業,可據此采用有針對性的措施,避免不良貸款對銀行利潤的侵蝕。 對不良資產市場的斷定,調查報告認為,2014年房地產企業信用風險最高;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將同比增長25%-30%;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將在1%-2%;如果大中城市房價下跌30%-40%,將超出銀行的遭遇能力。 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處理規模將小幅增長;四家資產公司處理不良資產的規模將小幅增長;不良資產價格整體上將小幅下跌;對不良資產市場的預期收益率存在分歧;不良資產二級市場投資機會較2013年小幅增長;不良資產二級市場投資者投資行動將相對生動。 報告還提到對2014年中國宏觀經濟的斷定:今年中國GDP增速7.4%,略低於全年7.5%的調控目標;價格上漲乏力,預計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略高於2%;新增國民幣貸款將達到9.5萬億左右;年內降息降準的預期較為強烈;國民幣對匯率在經歷了年初的升值以及年中的回調后開端趨穩;股票市場持續回暖,交易趨於生動,預計全年上漲幅度在20%以內;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速將在8%左右。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