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李晶:2015年中國經濟存四大趨勢 時間:2015年01月29日16:09:53 中財網 在今天下午的媒體討論會上,摩根大通亞大地區副李晶認為,2015年中國經濟存在四大趨勢:一是新經濟周期的開端,二是大批商品價格的暴跌,包含石油價格下跌對中國經濟有利有弊,三是中國政府將在2015年持續推動各項經濟,四是國內投資放緩,中資公司越來越關注海外機會。 李晶表現,中國經濟在轉型中,是新周期的開端,一是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2015年中國經濟速度可能放緩到7.2%,但政府會出臺新的貨幣政策拉動經濟;二是服務業、制作業格式轉換,服務業會成為未來經濟驅動力,制作業地位轉換;三是消費和投資的地位也會有重大轉換,2014年GDP7.4%的增速中消費占了3.8個百分點,今年消費依然是最大的增長驅動力,將代替投資。 李晶同時表現,雖然增速放緩,但依然會安穩增長,因為全部的貨幣政策還是比較審慎的,一季度可能降息一次,全年降準兩次,另外會有定向工具調控經濟,今年7%的增長趨勢還是可以保持的。 對于大批商品價格下跌,李晶表現,商品價格對中國經濟又利益也有壞處,尋釁方面是:金屬類商品的價格降落,對中國制作這些金屬的行業是宏大尋釁,生產這些金屬的公司利潤降落,有的可能會倒閉,有的會還原,但是這種發展更加助于全部行業的整合,同時,對下業是有利益的。 李晶稱,石油價格的下滑,將在兩方面利于中國,一是通貨膨脹,今年通脹會從去年的2%放緩到1.5%,二是中國事最大的石油進口國,60%靠進口,有利于貿易經常賬戶盈余,油價每降落10美元,相當于可以提升中國GDP的0.3%左右增速。 同時油價跌倒50美元以下可以贊助中國進步戰略儲備李晶同時表現,目前,人們對中國GDP增速關注在淡化,最重要的是關注,包含財稅、金融、戶籍等。 低通脹也構成了中國資源定價的好機會,在未來的數季度可以關注的進度。 對于中國公司在海外投資的力度有所放大,領域更廣 李晶稱,現在中國資本海外投資只有涉及敏感地帶,國家才需要審批,海外投資正從核準制專為備案制,這樣會加速海外擴大。 而且中國已經跟12個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議,包含亞太地區,東盟+3等,這樣也會擴大資本輸出。 領域上,不僅包含資源、能源等,也包含技巧,金融,各種品牌的對外投資,區域上也不光投資新興市場,對發達國家的資本輸出力度也在增長。 .證.券.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