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類型可以逢迎中國市場需求,品德卻不能有絲毫的讓步。 2014年5月16日,斗山機床(煙臺)有限公司,700余名來參加第四屆斗山機床展覽會的觀眾使得平日里略顯清凈的廠區一下子熱烈非凡,各地的口音攙和間或韓語,讓這個以制作企業為主體的展會別有一番味道。 在二樓的會客廳,等候了一小會,筆者見到了斗山煙臺工廠總經理,實際上也是斗山機床在中國區一把手金泰亨先生。 與員工給出信息不相符的是,這個被傳工作嚴謹、態度嚴正的外企高管留給筆者們的第一印象卻是非常隨和,容易親近。 目標距離從交談中獲悉,作為斗山煙臺的第四任總經理,他應當算是技巧出身,進入斗山機床已有30年,并主持過研發部門的工作。 目前斗山機床的很多機型都是他參與研發的 他直言,來到中國后他的重要工作就是努力學習漢語 因為斗山在中國90%以上都是中國員工,加上經銷商,生產供給鏈上的合作伙伴,要想無障礙溝通,語言這一難關就必須攻克。 但最大的問題是漢語太難學了 一旁的翻譯解釋說,金泰亨來中國的時間并不長,要懂得中國市場情況,出差比較多,又經常要在上海、煙臺兩地往返,并參與工廠研發、管理工作,因此雖然有老師,但真正能心無旁騖用來學習的時間并不多。 金泰亨補充道,他非常愛好中國的美食以及文化 現在我每天都努力保證學習一個小時,盼望過段時間能不依附翻譯與各位自由交換。 不過讓筆者大跌眼球的是,在晚宴環節,金泰亨居然用中文完整地念了近五分鐘的祝酒詞。 事后,他表現,照本宣科難度比口語交換要好一些,但要真正懂得中國市場,傾聽中國客戶的需求,拉近與中國員工的距離,流暢的漢語口語是他必定要突破的目標。 如果說短期內熟練控制漢語交換是金泰亨的目標,那么斗山的中長期的目標則是成為世界機床的前三強。 要達到這一目標,斗山可謂任重道遠 特別是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機床消費市場,斗山機床面臨的尋釁有很多。 首先,中國機床市場本身就是一個國際化的市場,可以說世界機床強企幾乎都已在中國扎根,甚而有的已經深耕多年。 而斗山雖然十就已經在煙臺設廠,但多年來進展與其競爭對手相比卻略顯緩慢。 此次受邀參加斗山機床展覽會的行業媒體同仁一個廣泛的直觀感受是,斗山中國近年來鮮有報道或是資訊為外界所知,而筆者百度斗山煙臺等要害詞,羅列的消息也只是寥寥幾條而已,這是其一。 其二,據相干數據,自斗山團體2003年在中國設立了機床法人,正式進入中國市場,至今銷售機床的臺數為8000臺左右,如果算上進口韓國的產品,中國市場耗費斗山機床產品的總數約為1.5萬臺。 而幾乎同一時代在中國設廠的DMG在中國已經走得很遠 特別是與森精機合作后,他們在中國已擁有十幾家公司以及多處技巧中心和配件中心。 據悉,其在天津的工廠月產量已能達到百臺,而其在上海工廠產能每年能達到4000臺。 馬扎克在中國設廠也已經有十年之久,其在寧夏的獨資工廠小偉人由于其主動化程度高,被業界公認為是無人化工廠的范例。 據悉,其現在已能生產加工30多款機型,具備月產200臺的產能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