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俄羅斯高鐵項目不僅是我國高鐵走出去第一單,也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后開端實行的首個重要項目。 它不僅帶動產能出口,也為其他設備制作業的“走出去”起到示范引領作用6月18日,在投資合作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框架下,由中國中鐵二院工程團體有限責任公司參與投標的俄羅斯首條高速鐵路的方案設計合同在圣彼得堡正式簽訂,成為中國高鐵走出國門的第一單,開啟了我國設備制作業走出去的新篇章。 可以說,此次中標俄羅斯項目,充分體現了我國高鐵的整體優勢。 從技巧上來說,此次建設的莫斯科—喀山高鐵項目總里程770公里,最高設計時速400公里。 400公里的時速是目前國際上最高設計速度,世界上僅有幾個國家擁有這樣的設計生產能力。 國外的一些公司雖然技巧同樣先進,但大都專供一個領域,優勢較為單一。 中國高鐵經過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少數系統全面領先世界的行業,無論是通信信號、把持系統,還是基礎建設、設備研發、運營管理,均擁有世界領先的自主核心技巧。 從經驗上來說,我國高鐵具有極大優勢 且不說我國高鐵建設規模和速度世界第一,積累了大批建設和管理經驗。 僅從該項目來看,俄羅斯國土大部分處于高海拔嚴寒地區,要修建技巧含量極高、設備請求極精密的高鐵,并保證其高速正常運行,艱苦非常大。 而我國恰好在這方面有充分的經驗,2012年世界上第一條穿越高寒地區的高速鐵路—哈大高鐵就已經正式通車運營。 經過多年的運行實踐,哈大高鐵動車組能在零下50攝氏度極限條件下正常運行,無疑在競標中增長了籌碼。 從價格和資金上來說,我國高鐵優勢更加明顯 我國鐵路在施工技巧、成本把持、勞動生產率等方面較國外企業有較大優勢。 經過多年的自主化研發,隨著動車組國產化率不斷進步、規模化生產和采購以及產品定型帶來的研發投入減少,我國高鐵項目成本逐漸降低,在價格上擁有很大的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受到西方制裁,加上國際石油價格下跌,俄羅斯存在資金缺乏問題。 伴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的推動,我國也加大了金融支撐與合作,金磚銀行、亞投行、絲路基金等合作都會給項目帶來宏大的支撐。 此次俄羅斯高鐵項目不僅是我國高鐵走出去第一單,也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后開端實行的首個重要項目。 它不僅帶動產能出口,也為其他設備制作業的“走出去”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齊慧)作者:齊慧起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