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杭州5月13日電(記者韋慧、張遙)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開播,天貓旗下的天貓食品4月17發布與其達成獨家合作,同步首發每期節目中的食材和美食菜譜。 據天貓數據顯示,5月2日《舌尖2》第三集播出后24小時內,超500萬人通過手機進入獨家合作平臺。 網商借影視營銷引來火爆銷售并非首次,借影視營銷近來屢屢浮現出宏大的銷售動力。 喧囂背后,這些模式到底給消費者帶來怎樣的用戶體驗,是否能成為電商的長期“飯票”呢?《舌尖2》挑動觀眾味蕾令指定網商銷售火爆“獨家同步首發食材”“攝制組為線上食材把關”“絕密菜譜同步上線”,這些噱頭為《舌尖2》與天貓的合作賺足了人氣。 記者近日看到,雙方合作的體驗頁面也在天貓食品同步上線。 據懂得,《舌尖2》的攝制組達到400個調研地點,最終選定150多個拍攝地,浮現在片中的有300多種食材。 當該片第一集《腳步》首播的同時,首批上百個食材也集中上線供網友選擇,每一集更新,食材也會同步更新。 天貓食品相干負責人告訴記者,攝制組向天貓食品頒布了拍攝筆記,天貓食品的團隊實地訪問了拍攝地,考核并引進當地食品。 為了確保網友能夠買到最正宗的食材,第一道審核特別邀請了攝制組來把關。 《舌尖2》里每一集都會有故事人物做一道菜,這道菜的絕密菜譜包含制作方法、食材、作料等都會同步涌現在體驗頁面當中。 能邊看邊買,觀眾的購置情緒高漲 四川臘腸、北京烤鴨、林芝地區的蜂蜜成最早賣爆的產品。 根據天貓頒布的數據,開播后的第一個周末,累計540多萬人次通過手機和PC端訪問了合作頁面,其中手機訪問是PC端的5倍,5月1日當天,天貓無線端成交額首次超過PC端成交額,不少網友邊看邊用手機下單。 據懂得,雷山魚醬—被《舌尖2》稱為苗家最自滿的調味品,播出后被網友大批搜尋,天貓商家連夜尋找,最后在派出所的贊助下才找到了當地唯一一個廠商,經過考核后立即上線。 藏喜堂總經理張曉微告訴記者,蜂蜜在《舌尖2》播出前只在當地銷售,根本無法打進內地市場,而此次經過劇組推薦,天貓食品上藏喜堂的蜂蜜第一波賣斷貨,共4000斤,目前正開端第二波采集蜂蜜,估計產量在2000斤至3000斤。 電商話題營銷影響百姓吃穿用借影視營銷一直是淘寶賣家慣用的營銷手段。 每年春晚結束,淘寶都會熱賣春晚明星同款服飾 一些淘寶賣家直接將明星們的表演視頻截圖,當做商品的宣傳照片。 這些商品既有國外代購上萬元的價格,也有“山寨”款幾十元、幾百元的價位。 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在國內備受熱捧,男女主人公的服飾、鞋包等都成了粉絲們追逐的對象。 與借影視營銷類似的是網商的借話題營銷,“有節必過,沒節造節也要過”,已成為消費領域一大趨勢,比如近年來走紅的“8·3男人節”“雙十一光棍節”等。 去年“七夕”,網上商家紛紛出招掘金情緒消費 把自己“打包”成禮物送戀人,這個在影視劇中常常涌現的橋段成了快遞和網購平臺精心策劃的情人節禮物。 對于這些營銷手段,拉動消費是顯而易見的驅動力 以近幾年興起的“網絡造節”為例,僅是去年淘寶“雙十一”當天,淘寶、天貓的銷售額達到191億元—不到半天便完成了當年“十一”黃金周上海395家大中型商業企業5000多家網點的營業收入。 各路商家賺到盆滿缽盈的同時,“盜版貨”讓消費者防不勝防。 雖說《舌尖2》斷定了天貓食品獨家上線劇中食材,但是淘寶上仍然有很多打著該片旗幟的所謂“正宗”食材在銷售。 為此,央視《舌尖2》日前發布公告,明確天貓食品是此次《舌尖2》的獨家整合營銷平臺,其他一切打著《舌尖2》旗幟的電商平臺均為侵權行動,將被起訴。 銷售狂潮難成持續賣點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說:“借影視營銷、借話題營銷、過節營銷等等,具有必定的可行性。 商家自己去創造一個新的話題、新的概念,所需的成本會更大。 這也是為什么許多電商、甚至很多行業都廣泛采用這樣的營銷手段的原因,比如《爸爸去哪了》等娛樂節目都會有相干行業的商家、品牌廠商借此做促銷,這樣更能打響品牌。 ”“但是這些手段對品牌的發展并不具備可持續性的效果 從長遠來看,商家還是要做好產品的品德,如果品德不好,即使搭了便車,將來也會接到投訴,對品牌的發展不利。 ”曹磊說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楊建華認為,節日本來是生活中的一種儀式化慶祝,影視劇是一種文化產品,商家越來越多地在這當中起到推動、造勢的作用,這無可厚非,但消費者應當有理性的態度。 “如果商家、消費者只是一味關注物質滿足,甚至讓這些變成了奢侈腐爛的借口,這顯然是背離了節日和文化作品表達的初衷。 ”楊建華說 杭州市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傅立群說,商家在借力營銷時應當把文化品位做出來,對文化本身要有起碼的尊重。 也有專家認為,一切商業行動都不應當逾越誠信這條底線 作者:韋慧張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