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沈陽機床再傳喜報,其下屬主機生產企業中捷立加持續在市場上產生爆發效應,突破“春節月”銷售淡季行業規律,市場訂單和合同額創出歷史新紀錄,同比增長分辨為197%和130%。 一季度,中捷立加市場增長64%,相對行業降落14%,復合增長近80%。 今年,中捷立加力爭機床產量和經濟規模沖擊歷史新高,持續穩居世界立加市場首位。 是什么讓這支青年團隊從名不見經傳,到一躍成為世界經濟規模第一?這支平均年紀不足30歲的青年團隊,又是如何在短短7年時間里,創造了令世界機床企業為之側目標奇跡?走進沈陽機床,走進其下屬的中捷立式加工中心事業部,答案似乎就在其中。 初生牛犢不怕虎立加事業部成立于2007年2月,當時有220多名員工,平均年紀24歲,80后員工占95%以上,190名一線生產員工中,有45%的員工工作經驗不足一年,是全國機床行業最年輕的機床生產企業。 現在,立加事業部員工504人,平均年紀不到30歲 “當年,立加事業部作業面積只有5000平方米,沒有完整的系列產品,在采購光機的基礎上,以‘光機+鈑金+電控’制作模式生產立加產品,全年機床產量僅740余臺,產值1.9億元,是一個在立加產品領域內毫無認知度的年輕企業。 ”中捷立加事業部總經理董彥宏說,立式加工數控機床市場是世界機床行業最具競爭性的產業,長期被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產品所壟斷。 面對壯大的競爭對手,立加團隊毫不畏懼,以“出身牛犢不怕虎”的精力,激昂出青年人敢打敢拚、敢為人先的魄力。 僅僅五年,立加事業部即形成滿足不同市場需求的5大系列產品,機床產量達到2000余臺,經濟規模躍升至世界立加產品市場前三甲。 2013年,中國立式加工中心市場承繼前一年的下滑趨勢大幅下挫30%,中捷立加事業部卻逆勢上揚27%,合同額同比增長60%,在中國立式加工中心市場乃至世界立式加工中心市場創造了耀眼的奇跡。 銷售收入高達10個億,人均勞動生產率百萬元,高于世界機床著名企業,創造了世界機床行業新記載。 立加事業部生產制作的“銳捷銑削中心”產品榮獲世界金屬加工行業最高獎——榮格技巧創新獎。 去年,立加事業部經濟規模超過友嘉公司,成為世界立式加工中心市場新霸主。 驕人事跡的背后,是一支充滿創業熱情、不畏艱巨,具有較高職業素養的團隊。 在2010年第六屆“振興杯”全國職業技巧大賽上,立加事業部有三名青年員工分辨獲得機械設備安裝工項目冠軍、亞軍和第四名,冠軍又于2013年獲得全國十大特別關注最美青工。 能打敢拼鑄鐵軍“立加團隊奇跡般崛起的背后有多種力量疊加,其中一條重要的因素,是這支朝氣蓬勃的團隊擁有了和諧深厚的現代企業文化。 ”沈陽機床團體黨委副李文華說,在這里,每個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以成才。 團體勉勵員工敢于試錯,堅決不罰款,充分尊重員工,創造條件讓員工進步成長。 正是這種順應市場規律發展的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使這支隊伍迅速成為世界機床行業極具創造性、能打敢拚的“鐵軍”。 “兼收并蓄”的文化,讓員工迅速控制現代生產制作技巧和生產管理方法。 立加團隊廣泛借鑒世界先進的生產經營管理經驗,編制幾十種教材,保持對員工系統性培訓;“參與”的文化,激發青年員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在正式和非正式會議上,由員工主持唱主角,勉勵員工提出合理化建議;“精彩向上”的文化,勉勵員工崗位成才、勇爭一流。 立加事業部共青團組織創造條件,組織并勉勵員工參與各種練兵比武和比賽運動;“創新求變”的文化,使得立加團隊在觀念與舉動上力求通過創新求變博得主動。 由傳統的金字塔型組織轉化為“扁平化”組織架構、由只關注產品制作轉化為關注產品的全生命周期服務,從市場前端突破,尋求創新的動力和源泉,以此打開產品邊界、服務邊界。 2013年8月30日,習近平總考核沈陽機床立加團隊時,看到這些年輕人充滿朝氣和活力,喜悅地說,創新的主體在企業,創新驅動人才是根本。 企業有了人才,就有了發展不竭的動力 年輕人成長了,企業都有盼望,國家才有盼望 習總的親切勉勵和鄭重囑托給了立加團隊宏大鼓舞 在第十八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評選中,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中捷立式加工中心事業部被團中央、全國青聯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這是全國青年集體的最高榮譽,更是沈陽市甚至遼寧省首次獲此殊榮。 開疆拓土做先鋒推陳出新、開創行業“拉式生產”模式 從世界領域內看,機床行業相比汽車、電子等行業,生產組織模式和管理相對落后,無法開展大規模的高品德的工業化生產。 立加事業部團隊積極借鑒汽車的生產管理模式,轉變本來機床行業“作坊式”生產方法,在企業內部推行汽車流水線生產管理方法,形成了機床行業奇特的“拉式生產”。 同時,他們又引進豐田汽車“精益生產”理念,進行分序作業,推動生產制作過程的標準化,實現了加工制作的標準化作業,產品裝配上的標準化作業,強調標準的數字化和圖形可視化。 簡略明了,易于控制,既規范了行動,又進步了效率,穩固了質量。 突破傳統、組建產業戰略聯盟 傳統的供給商和制作商只是簡略的買賣關系,受利益驅使,時常1+1〈2,整體小于部分之合。 立加團隊深諳“合作共贏”的內涵,他們創造性施展主品牌的牽引拉動作用,凝聚上游產業鏈開展戰略性的協同。 立加事業部與合作伙伴開展協同設計、和諧裝配、協同質量和協同制作……在共同面對世界強手的競爭過程中,由于主品牌商和供給鏈伙伴的高度自覺協同,立加事業部自身勞動生產效率進步50%,產品可靠性和穩固性達到一流程度。 立加事業部的產業鏈在協同過程中,企業技巧、產品程度有了長足進展。 自主技巧創新,率先跨入機床行業“智能制作”領域 依托沈陽機床在世界領域內開創的基于互聯網的智能運動把持系統,立加事業部銳意進取,集中企業內部資源,全力進行系統與機床的融合,在立式車床、立式鉆攻中心和立式加工中心等產品上成功實現搭載。 在今年2月份上海舉辦的第八屆中國數控機床展覽會上,推出了具有主動對刀、特點編程、加工仿真、實時監控、智能診斷、遠程等功效系列智能機床,能夠實現網絡智能制作以及工廠散布式、分級式布局,率先進入世界機床行業“智能制作”領域,實現了自主創新的決定性突破。 這種智能機床得到市場充分認可,展會后客戶紛紛前來洽談,一舉簽訂了30余臺較大訂單,全年銷售形勢看好。 七年時間里,立加事業部由名不見經傳到晉身經濟規模首位,實現了經濟規模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歷史性跨越。 然而奇跡般崛起的背后,是沈陽機床內部一場激烈而深入的變更。 沈陽機床團體董事長、總經理關錫友曾在吸收媒體采訪時表現,他一直有一個理想,就是讓所有的員工能夠為在沈陽機床工作而自滿。 向“國際化、世界級”邁進的沈陽機床,正在一步步向這個理想靠近,從“追趕者”成為“領跑者”。 ?。ê蚜郑?/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