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寶11月20日訊據報道,2004年中國制作業景氣度排行,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作業列第二。 排行前10位的行業分辨是:電氣機械及器材制作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作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通用設備制作業以及電氣機械及器材制作業、通信設備、盤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作業、塑料制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作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和文教體育用品制作業。 行業整體需求不斷增長多數產品需求茂盛,技巧進步和產品結構調劑見效。 工業主動化系統和儀表,光學、分析、電子測量、實驗機等科學儀器設備,測繪儀器,醫療儀器設備,環境監測儀器,衡器、水表、煤氣表等供給用儀表增長較快。 尤其是DCS、智能化儀器儀表、數字測繪儀器、多功效電度表和送電管理系統、電子式煤氣表等較高技巧含量的產品增長迅速。 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DCS系統和儀表在30萬千瓦及以下火電機組和中小型石化工程、公用工程中已大批利用,國產DCS系統還開端進入60萬千瓦火電機組,自主研制的油田雙相流測量設備也成功進入中東市場。 據相干人士流露,世界領域內的把持閥市場,在2002年總量接近30億美元,預計到2007年底將達到35億美元,年平均增長3.但是,也有某些行業需求受到國家政策及行業特點。 需求量預測及價格走勢目前國內的電工儀器儀表產品的生產能力已嚴重過剩,全行業處于微利狀態。 但一些高技巧含量產品(如電子式電能表等)的性價比與老產品相比將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企業改制起到明顯效果企業經濟類型變更加快通過改制、轉制及其他相干措施,國企的銷售收入和利潤增長明顯加快,增幅均為兩位數,涌現了走出低谷、減困向上的勢頭。 與前幾年相比,民企發展勢頭則涌現了明顯減緩 三資企業上升勢頭迅猛,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均已超過全行業一半,資產投入遠超國企和民企。 進出口總額持續上升進出口持續上升2004年估計進口可超過120億美元,但增幅同比預計降落10~13個百分點。 在進口產品中,DCS、PLC、工業主動化儀表、半導體晶片及元器件測試儀器、電子通信檢測儀器、光學儀器、分析儀器等增長明顯;電度表、水表、放大鏡、望遠鏡、顯微鏡、溫度計、衡器等我國已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進口持續降落。 我國精密儀器儀表應加強自主研發能力我國儀器儀表行業有關專家指出,目前我國儀器儀表產品大多屬中低檔程度,生產現狀不盡人意。 高級、大型儀器設備幾乎全部依附進口,中檔產品以及許多要害零部件,國外公司占領國內市場60%以上的份額。 而國產分析儀器占全球市場份額不到千分之三 國產儀器儀表與進口產品的差距明顯,原因在哪里?根據有關分析,除了國內企業產品總體質量落后于進口產品外,缺乏政策掩護也是造成國內市場上進口產品風光獨好的因素。 而更深層次的內在原因是,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開端,在高技巧含量的主動化儀表及系統、科學測試儀器、傳感器元器件等領域里,參與競爭的重要是引進、合資的產品。 在引進、合資、國產化過程中,國內企業缺乏對產品要害技巧的研究,不能地對產品進行升級換代,重復引進現象嚴重。 中國已參加WTO,儀器儀表的關稅會進一步下調,國外企業將加快進入中國市場。 而要在與外資企業的競爭中獲勝,中國企業必須把好技巧關,加快自己技巧進步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