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玉兔”結伴探月,不禁讓全世界都好奇國人何時會站上月球?同樣的,中國航母未來要投入大海的懷抱,艦載機的能力將至關重要。 不過在揭秘中國載人登月與航母下海打算之前,我們的航空工業還真需要破解一道道難題。 作為突破國際技巧封鎖,實現航空設備系統化、信息化發展的基礎,中國機床產業近年來在自主研發和創新智造方面均有要害性發展,即將于6月18日在北京揭幕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機床工具展覽會CIMES2014”上,就會浮現中外頂尖航空技巧的碰撞與交換,觀眾將有幸懂得當今最具尋釁性的航天研發課題。 大國博弈,機床鑄就核心重器 在《高端設備制作業“十二五”發展方案》中,航空、衛星、軌道交通、機器人等領域都對機床有極高請求,而這些領域被認為是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戰略性產業。 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就表現,“當今,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本質上就是高端設備制作業的競爭,這可以說是大國博弈的核心。 ” 上至登月火箭,下至汽車零件,都離不開機床打造。 正因如此,本屆CIMES機床展規模再創新高,在北京新中國國際展覽中心12萬平米的展廳中,云集30個國家和地區的1300多家廠商,帶來3200余臺各式高新機床,一些高精復合數控機床將現場演繹復雜且機動的動作,其作品可謂是鬼斧神工。 以“大飛機“項目為例,其零件特點是耐高溫、高強度、難加工,數噸重的大塊頭制作工藝復雜,對大型機床、柔性生產線的請求都很高。 項目確立后,眾多企業聞“機”起舞,此次CIMES機床展上,沈陽機床、哈量團體、武漢華中數控、秦川機床、廣州數控設備、北京機床等業界大佬齊上陣,將一展中國制作的“飛天理想“。 實力對照,多國巨頭集結京城 盛夏時節,全球注視標CIMES機床展既是合作平臺也是競技場,DMG森精機、美國哈斯、GF阿奇夏米爾、埃馬克、斯達拉格、美國麥格菲等世界領先品牌,都帶來了最新研發的高精尖銳器,他們不僅會現場演示加工過程,更會根據客戶需求供給專家解決方案。 首次亮相北京的美國麥格菲,其近十平米的聯合加工中心,集鉆孔、成型、噴碼等八大功效于一身,加工效率是單功效機器的三倍,但運行成本只有三分之一,既省資金又省人力。 據機床展負責人介紹,僅在國內,目前機床品種已超過4.5萬個,個性化、專業化、專門化特點越來越突出,單就用于航空發動機的銑削、切割等工作,都會有“私人定制”化的全套方案及售后服務,在這方面,一些領先的國際巨頭更富經驗。 不論是去往月球的深空探測,還是自主研發大飛機,CIMES機床展期間的“國際航空航天先進制作技巧高層論壇”和“航空先進制作技巧論壇”都會熱切探討,集合業界最強陣容,將以智能制作為核心的“第四次工業”進行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