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寶01月04日訊 據英國《經濟學人》曾發表了廣受關注的《第三次工業》一文,在交錯著現實敘述與浪漫預言的這篇報道中,文章認為,機器人將與3D打印、新材料等聯合,推動制作業大轉型。 受益于國內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的必定趨勢,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顯然是全球增長最快的機器人區域市場,2002-2012年中國工業機器人每年累計安裝量幾乎都以超過30%的速度增長,從2002年2152臺發展到2012年超過10萬臺。 根據國際工業機器人協會預測,到2015年,中國機器人市場需求總量將達3.5萬臺,占全球銷量比重17.5%,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市場。 面對如此誘人的大蛋糕,不僅吸引了產業界和資本界的眼力,也讓各地政府創造了一個推動經濟發展的新機會,紛紛籌建和方案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從而在這一輪工業主動化的浪潮中,奪得發展先機。 上海:2012年機器人產業規模已達60-70億元,已成為國內最大機器人產業集聚區,ABB、發那科、庫卡、安川等機器人巨頭均已在上海設有總部或基地,國內機器人領軍企業--沈陽新松在上海設有子公司,本地企業上海沃迪主動化設備公司在搬運碼垛機器人領域國內領先。 同時,上海交大、上海大學、上海電氣中央研究院等長期從事相干研究,為產業發展積蓄能量。 根據上海機器人產業方案,到2015年上海機器人產業產值力爭達到200億元,2020年達到600億至800億元,占全國50%以上份額。 據介紹,未來上海將立足機器人產業化和示范利用兩個環節,聚焦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領域,壯大發展機器人本體研發制作,突破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及驅動器、把持系統等三大核心功效部件,拓展機器人系統集成利用,使上海成為我國最大產業機器人基地、機器人核心技巧研發中心、高端制作中心、分服務中心和利用中心。 目前寶鋼團體、上海電氣正積極研究介入機器人產業 從布局來看,浦東和寶山有可能成為國內最重要的機器人產業園區。 位于上海寶山區的上海機器人產業園已正式獲批,該園區打算實現機器人為主的智能設備制作產業鏈集群。 該園區到2017年要引進國內外機器人制作相干企業機構600家,打算招商引資額度達到200億元,力爭成為中國智能設備制作業的示范基地。 昆山:是昆山重點發展的十大特點產業基地之一,2012年獲批國家火把打算特點產業基地。 截至2012年,機器人產業基地已吸引華恒、吉陽、柯昆、徠斯、澳昆、高晟等國內外機器人領域的高端企業25家,吸引投資總額超15億元,2011年實現銷售35億元,2012年實現41億元。 目標到2013年實現產值70億元,造就產值超億元企業5家;到2015年形成工業機器人和智能機器人兩大類產品完整產業鏈,建成省級研發機構和工程技巧中心20家,年產值200億元。 徐州:徐州經濟技巧開發區機器人產業園已初步形成焊接機器人、包裝機器人、高空作業機器人等多個系列,目前已入駐的機器人產業企業達20多家,實現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 根據徐州經濟技巧開發區機器人產業園發展方案,開發區機器人產業將在工業機器人的基礎上,發展服務機器人等新領域。 力爭通過3至5年,全區機器人產業規模達50億元左右,10年內增至200億元至300億元。 為了推動開發區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開發區專門每年設立了500萬元的政府領導資金,制定了包含所得稅優惠,產學研合作以及示范工程等8個方面的產業扶持政策。 常州:位于武進高新區的機器人及智能設備產業園核心方案5003畝,分為科研成果轉化基地和智能設備產業生產基地兩個部分,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智能紡機等,湊集了銘賽機器人、遠量機器人、漢迪機器人、新瑞機械、卡爾邁耶、五洋紡機、常礦起重機械等43家企業。
2012年,常州機器人及智能設備產業園營收突破25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40%。 根據常州機器人及智能設備產業園發展方案,到2015年機器人及智能設備產業園將造就產值超過50億元的企業1家、產值超過10億元的企業4家以上;建成具有國際程度的技巧創新和服務平臺,形成我國兩化融合示范基地,產業規模力爭達到238億元以上。 唐山:機器人產業作為河北省唐山國家高新區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造就了一批包含唐山松下、開元等龍頭企業。 唐山高新區焊接機器人國內市場占領率超過30%,礦用搶險機器人彌補國內空白、實現量產。 目前產業規模已達到20億元,重要技巧指標均處于國內領先程度。 到2015年,全市形成年產值100億元以上企業1家、10億元以上企業2家、年產值1億元以上企業5家、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企業20家,建成我國富有特點的機器人產業基地。 天津:2012年,濱海新區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已經突破1.4萬億元,其中工業主動化比例占到了20%左右,這一比例已經超過了發達國家工業主動化產業比重占總產值的8%左右。 數控及主動化技巧已延伸至濱海新區的航天航空、石油化工、機械加工、精密儀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汽車制作、農業養殖等多個支柱產業中。 根據《天津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十二五方案》,十二五時代,天津市將造就發展物聯網、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光電子四個戰略性新興領域;支撐工業機器人、警用機器人、安全機器人、礦山機器人、水下機器人、醫用微創機器人的研發及產業化。 到2015年,形成年產各類機器人5000個的生產能力,產業規模達到200億元。 哈爾濱:2013年以來,哈爾濱經濟技巧開發區積極開展機器人產業園區建設工作,目前已依托哈南工業新城方案辟建了3平方公里機器人產業園區,一期正在進行15萬平方米的起步區建設,可為入區企業供給可直接入駐的標準化廠房、辦公場合、配套生活及其他服務設施。 目前哈經開區已經與10余家國內外機器人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 在機器人產業園發展上,哈南工業新城將積極構建以企業為主體、政產學研用聯合的協同創新機制,立足機器人產業化和示范利用兩個環節,面向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領域,聚焦機器人本體、精密減速器、伺服驅動器和電機、把持器等機器人核心部件、機器人系統集成等重點方向,力爭使機器人產業園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產業機器人基地、機器人核心技巧研發中心、高端制作中心、服務中心和利用中心。 2013年4月,哈經開區正積極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設備司、省科技廳等有關單位接洽,力爭實現部、省、市、校四方共建國家級機器人產業園。 同時,哈經開區篩選出30家國外著名機器人企業、50家國內重要機器人及核心零部件企業,墨守成規辦事;也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求。">按圖索驥,迅速展開機器人產業大招商工作,目前已有德國KUKA機器人合資項目、富士康機器人項目、日本安川電機機器人項目、哈爾濱工業大學高性能殘疾人假手項目等10余個國內外機器人項目達成合作意向。 重慶:2013年4月,重慶市機器人與智能設備產業發展聯盟在璧山正式宣告成立。 該聯盟將成為重慶市主推產業鏈形成和政企溝通的重要平臺,首期吸納了53家企業。 重慶將機器人產業作為重大戰略產業加以推動,奮斗目標是成為國內重要的機器人生產基地,到2020年重慶機器人產業規模將能夠達到1500億元。 目前,壁山縣已被重慶市斷定為特種機器人生產基地。 根據方案,通過3年的努力,到十二五末,壁山縣智能機器人產業將初具規模,智能機器人產業技巧處于國內先進程度;到2020年,成為技巧程度領先、產業特點突出、國內著名的智能機器人產業制作基地。 青島:青島國際機器人產業園位于青島國家高新區先進設備制作區內,產業園占地1000畝,將重點吸引日本、韓國、歐美以及中國國內的優良機器人研發制作企業以及配套企業入駐。 2013年5月,青島高新區分辨與五個機器人項目進行了集中簽約,安川電機、海爾團體、橡膠谷公司、雷霆重工、碩泰科技等一批機器人產業重點項目落戶產業園。 青島國際機器人產業園著力打造我國北方最大的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 2012年高新區高端智能設備產業產值達24.7億元,其中機器人產業產值1.5億元。 到2023年年底,產業園成長為山東乃至環渤海地區重要的機器人示范園區,以研發設計和利用服務為特點,籠罩全部產業鏈。 近期(2013年-2015年):引入機器人相干企業(以工業機器人為主)達30家,重要以整機利用服務類研發、生產企業為主。 中期(2015年-2018年):持續引入企業達40家,重點造就壯大園區內企業,出身1家過億級企業,2-3家超5千萬級企業,類型包含整機生產、服務利用以及研發設計。 遠期(2018年-2023年):企業規模超50家,造就3億元規模以上企業1-2家,1億元規模以上企業3-4家,上市企業2家,企業類型籠罩全產業鏈,著重于研發設計和利用服務。 沈撫新城:已在其產業區方案5平方公里作為沈撫新城機器人產業基地建設用地,產業定位是重點發展機器人及智能設備產業。 基地現有機器人和智能產業在建項目3個,投資總額42億元,包含罕王微谷、省電子研究設計院、申江萬國數據庫;在談和重點推動的項目有12個,投資總額120億元,包含金地綠利機器人產業園、香港紐克瑞森團體主動碼垛機器人、主動裝箱機器人、成都佳士科技焊接機器人、廈門思爾特機器人、馬丁路德機器人、凱爾達數控切割、香港曼羅蘭與美程在線合作的機器人智能印刷項目等。 預計到2017年末,沈撫新城將完成5平方公里整體方案建設,初步形成以骨干企業為核心的機器人產業基地,引進一批高程度的國家級機器人科研院所和企業技巧中心,帶動沈撫新城設備制作企業的技巧創新和升級換代,造就產值超億元機器人企業50家,年實現機器人產業產值500億元。 力爭用5年時間,將沈撫新城打造成國內機器人產業技巧研發、生產的重點集聚區,2030年建成國內最大、國際有影響的機器人產業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