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財經4月訊他在投行界被冠以“首富園丁”的稱號 他曾經一手締造了比亞迪、碧桂園、SOHO中國、聯華超市、魏橋紡織與長城汽車赴港上市的財富傳奇,被香港媒體譽為“中國民營海外上市之父”。 他就是德意志銀行前亞太區投資銀行履行 2014年中國企業海外并購交易數量再創歷史新高 他如何評價中國企業海外并購質量?作為工業4.0概念引入的先驅,他對中國的工業升級打算又有何建議?面對部分視察者夸張出的一幅“外資大舉撤離中國”的圖景。 他又有何見解?網易財經專訪德意志銀行前亞太區投資銀行履行蔡洪平。 以下為訪談實錄以下為訪談實錄國內企業應抓住工業升級的機會網易財經:最近工業4.0這個概念是國內的一個熱議的話題,您也是將這個國外的概念引入國內的先驅,您是怎么看待這個概念提出的背景和它的內涵的?蔡洪平:其實德國提工業4.0這個概念是十提出來的,是一個叫工業4.0之父叫梅內爾提出來的,非常著名的一個工業人,一個科學家提出來的。 這個沒多久以后,在美國也提了第三次工業,你看全球有兩個大的經濟體,美國和以歐元區為首的德國就做的這個安排,那很顯然,這是一個時代的潮流,也非常明顯地意識到,這個由于Internet的發展,這個互聯網的發展,這個新的一場工業必定會到來。 網易財經:您感到我們具備發展工業4.0這樣一個基礎嗎?蔡洪平:第一,我認為我們的勞動力成本上升了。 第二,我們環境的這個污染也加劇了 第三,90后以后的年輕人不愿意再那么勤懇地工作了,不必定對,我是以很大一部分,很大一部分。 那這個情況產生以后,就迫使我們必須往主動化走,要向機器人走,要向3D打印走。 所以我認為我們可以,按照我的說法是可以三步并作兩步走,可以趕上來,為什么呢?因為有一個打印。 網易財經:就是說2.0、3.0這兩個時代可以跨越?蔡洪平:直接可以上,直接可以跨越,為什么?要想跨越的話,就通過打印,通過機器人,這個速度快,為什么?打印是不需要模具工的,一個比如說一個模具,我們要作這個模具要,作模具工很辛苦的,作個模具請求非常高的,上海以前還有老師傅,這二三十年來我們沒有了,我們差得太遠了。 現在不需要了,現在直接3D打印以后,三維空間出來以后,直接做成一個模具,在模具上澆,再做注塑或者做別的這個澆鑄,反正非常花點時間它的這個,特別是有些精密的數控機床,我們根本還沒到這個時候,那如果要打印的話,直接可以跳過數控機床,在相對來說,我認為可以在解決很多問題。 網易財經:您剛剛說有些產業可以抓住這次發展的機會?蔡洪平:是。 網易財經:彎道超車?蔡洪平:對 網易財經:是否還存在一些產業是很難去抓住這次機會的呢?蔡洪平:我認為重要是在工業領域里面,像很多的技巧知識,比如有些就是要看不同的行業來看,這個工業4.0,重要是對工業、制作業而言,那么對照來說,這個大批商品,比如生產材料的生產,鋼鐵啊、煤炭啊,什么這個對那東西我認為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只能智能化地生產,而不是智能化地加工。 特別是我們認為已經具備了主動化條件的企業 網易財經:比如說?蔡洪平:比如說像比亞迪,比如說像華為,這些企業我認為都有條件,比如像中國的這個石油化工、鋼鐵,他們都是已經都是主動化的了,因為他們操作電廠,他們都是儀表操作的,這些企業都全部主動化的,這些門類是完整可以實行這樣的一個智能化生產的,我認為很有條件。 那有些加工業,比如說像零部件加工什么樣的靠手工的,那可能要一下,也不難.。 網易財經:中國版的,中國制作2025被稱為中國版的工業4.0,您感到它跟國外的有什么異曲同工之處?蔡洪平:從意義上說,我認為是差不多的,我們更加參加了我們中國2.0向3.0邁進的這些個行業,比如新材料,對不對?這些核心的設備制作,這些我們都要補課的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在這個2025里面都有了,所以我信任這個2025呢是既有西方的這個美國和德國的這個3.0向4.0的進這個進軍的這些個基礎課題和要素,同時也有2.0向3.0補課的內容,就放在一起了,所以呢我非常欣喜地看到,他們叫了2025,就是說我們需要花十年時間,也就不是一個短期,這是我在第一次,聽到中國政府不是因為一件事這么做五年的,而是長期的一個打算,我認為這種這樣的一個打算和戰略是沉思熟慮的,我們不容易,我們需要真的花十年時間,甚至更長時間。 但是anyway,我們既然目標提出來2025了,我們信任應當是可以有步驟有步驟地來推動和實行。 政府對勞動力的掩護過早了網易財經:我們注意到這幾年有工業,我們注意到這幾年外資在撤出中國,而在這個時候,中國的發展,它的產業升級或者說世界提出了工業4.0這個概念,這里面有沒有一個偶合?蔡洪平:我不認為這個倒不是,外資撤出中國有一部分,但也有進來的,我們在我在銀行期間,每年幫中國企業拿幾百億美金到中國企業來,發債也好,發股票也好,這不能算是外資撤資吧,他們說錢進來了,北汽上市20億美金,這個王健林大連萬達上市都是幾十億美金,我沒認為是有撤資的這個,有資金有進有出流動是很正常的,但是呢直接投資是區域有些,你們說的撤資是重要指的是不是資本市場,其實是一些工廠,就是我們叫FDA,就是直接這個直接投資,外國直接投資一些企業搬走了,這是有的,那這個跟4.0是沒有關系的,第一,我認為這個勞動力成本高了,在過往的十年里面,中國政府對勞動力的掩護是過份的,我自己的見解,是太早了點,這個過份的掩護就失去了我們的很多優勢。 本來我們當然也要掩護勞動力,沒問題,可是我們《勞動法》不能炒人的,OK?現在勞動力成本高不是錢的高,而是應用和解雇一個員工的機動性沒有了,那就很麻煩,這就是我認為《勞動法》可能偏早了,我認為《勞動法》應當要修正的。 第二,我認為是成本高的同時,我們的污染也加劇了,也加劇了,勞動力素質的隊伍結構也轉變了,以前加廢寢忘食,加個班都沒問題,現在90后以后的小孩,他們都不必定要加班的,他們都有吃有喝,生活都溫飽都有了,為什么必定要加班?所以這樣的話,使得我們的勞動力比較優勢,我們比起越南,比起柬埔寨,比起印度尼西亞,我們就偏高了。 那么這種轉移我認為是也很正常,這不是對中國話叫撤資,這話不好聽,不要出聲這樣的好象很敵意的,詭計論,。 網易財經:這也是中國之前用市場換技巧的一個成果,很像當年的日本。 蔡洪平:你也知道這個市場換技巧?網易財經:它是留下怎樣的一個成果,還有什么后遺癥嗎?蔡洪平:你說當年的?網易財經:現在。 蔡洪平:我不可以妄加評論,當年市場換成果是時代在的時候,很多政府這個提出來的很多的這個政策,我認為都是正確的。 當年我們沒有措施有技巧,我們只能用市場換技巧,但是到后期就不可以了,后期老是市場換技巧,我們換來技巧了嗎?我在捫心自問,我們汽車市場讓出去那么多市場,全是外國的車子,我們中國人學到什么技巧了嗎?我們的高端車哪個是我們自己造的?我們高端車哪個是自己的牌子?山寨版有都是,什么紅旗啊什么的。 山寨版也不容易,你不要認為,但是高級車還是德國的,這個沒措施,因為還是那句話,那核心技巧還控制在手里面,我們沒有換來技巧。 網易財經:其實根據數據,某些產業是有換來的,比如說機床啊,通信技巧。 蔡洪平:通信技巧是我們不是技巧換來的,通信技巧我們本來就是中國人開發的很多。 當然,有還有你還沒有說的那個高鐵技巧,那個是了不起的,我認為他們拿了其實,他們開創了一條不光是以市場換技巧,以市場換技巧、換信息、換data,換了以后然后自己研發來創新,我認為還是很成功的。 所以市場換技巧在有些領域是成功的,有些領域是失敗的,那么更重要的目前大家都明確了,本來老是拿,簡略地拿市場換技巧,我們是學不到東西的,還有核電,其實我們用設備學,學得很好。 所以我們的市場換技巧總體來說,在有些領域是成功的,可是在設備上,可是有些領域里面我們沒有成功,比如說你比如說這個飛機,我們買我們的飛機這么多國外飛機在中國飛,中國市場讓給他了,我們學到什么技巧了嗎?有,大飛機的生產,但是我看要還再等段時間,還要看一看。 網易財經:您感到目前的中國事否具備了進入工業4.0的入場券?蔡洪平:這個確定有的,否則國家不會頒布2025的這個政策,我剛才也說過了Internet技巧技巧已經非常地發達,也非常普及,對不對?加上我們國家有很多智能化的一些設備存在,華為、比亞迪、小米、中興等等的,還有這么多的工業企業,我認為都化工企業、鋼鐵企業、冶金企業,他們都實現主動化了,我認為確定是可以做的,毫無疑問的。 但是有多少領域里面還有沒有實現主動化的?我認為還是需要加油,但是有的可以不到位,通過資金引進打印,這些東西可以來往前跨越。 網易財經:中國的企業主現在是一個什么心態?他們的壓力來自于哪里?蔡洪平:我認為企業家處在分化狀態,一部分持續往前行,一部分累了歇著的,一部分就做別的去了。 總體我對中國企業家的這個發展,他們的信心指數我是趨于相對保守一些,需要給他們勉勵,很多人我認為沒有那種創勁,特別是一些非工業的,當然目前還有做房地產的,做其它行業的人,是在目前這個產業過剩條件下非常艱苦,還有做零售消費的,做服裝的,做品牌的,現在被這E-commerce電商沖得亂七八糟,很正常的,一個衣服牌子,為什么買你的牌子?你又沒什么好牌子,我們的國人到今天為止,除了茅臺酒和紅塔山香煙以外,還有片仔癀以外,我們沒創造自己的牌子,這是民族的可悲。 什么東西告訴我可以賣得貴的東西嗎?沒有啊,你感到自己有嗎?品牌,自己的品牌,很自滿地用,有嗎?沒有,這就是民族的悲哀,一個民族對自己的產品不尊重,沒有好東西出來,大家都買便宜貨、打折貨,不在乎這種牌子,就在網上人們都愿意買假貨啊,愿意買,你不要認為是阿里的問題,愿意買假貨,他們告訴我叫什么假冒不劣,對吧?網易財經:高仿。 蔡洪平:高仿,假冒不劣,東西不錯,牌子是假的,貴就不是這個價格了,那這樣的情況下,那誰尊重自己的牌子,你又怎么樣這牌子?人家的東西比你做得好,Hermes、Gucci、Chanel所以假的東西質量是一樣的,稍微差一點點,但是基礎上看不出來,對不對?那我認為這種情況產生的時候,我認為我們的這個尊重度不夠,對知識產權品牌的掩護不夠,這是一個大的問題,所以我信任問題還是不少的。 所以在這種條件下企業創新、創造力就會受到影響 掩護知識產權是中國當務之急網易財經:中小企業在技巧創新的同時,可能會陷入另一輪價格戰,您感到完善知識產權會避免這種價格戰嗎?蔡洪平:你說的是copy吧?copy以后就再?網易財經:對。 蔡洪平:就是你創造一個東西以后,然后再copy,copy以后然后就都賣便宜,然后大家賺不了錢,是這個意思,對不對?我認為知識產權掩護是有,是在中國事當務之急,如果沒有知識產權掩護,就沒有人創業和創造,就不可能實行對生產力的和這個原創人的基礎的愛護和掩護。 目前還是知識產權的申請是一方面,掩護是一方面,還有對違非知識產權的這個法律的處分和處分,這是不夠的,所以這個中國政府提到了關于這個法治建設,我認為當務之急是知識產權掩護,這個是一個我們因為這個民族沒有這個sense,就是沒有這種意識,認為你做什么我做什么天經地義的,他不知道這你創造,我應當是付你錢的,中國沒有這個。 網易財經:您曾經說中國發展工業4.0,德國事最好的合作伙伴。 蔡洪平:是 網易財經:那除了剛剛您說的,搭建共同的平臺之外還有什么好的措施?如果德國或者國際上不帶中國玩,那怎么辦?蔡洪平:我認為這個不會,咱們中華民族很會學習,不帶中國玩是說這個如果你還持續任性下去,不器重那個工業4.0,他們以后不需要把場地搬到這里來了,對不對?他生產化生產不需要勞動力的,那他就包,你剛才說的一些撤資,一些轉移資產就叫就是不帶中國一起玩。 那我認為核心問題只要我們愿意用的心態,學習的心態,來認真地這個非常地讓人家信任地學習西方的先進技巧,用我們的市場,用我們的擴大,用我們的資本來贊助德國企業或者西方的中小企業這個好的企業的發展,誰都不會拒絕他的發展和他的利益的,如果我們能幫到他忙,能夠在實現中國的產品擴大,他為什么會拒絕?知識產權也能掩護,同時又能得到發展,我認為他必定會同意。 網易財經:您感到并購是我們學習技巧,拿到技巧的一種捷徑嗎?蔡洪平:并購現在都并不到,德國好企業不賣的。 網易財經:為什么?蔡洪平:他們沒打算買,他們家族企業沒打算,他們不要錢的,德國德意志的地區的人告訴我,他們中國人思維不一樣的,倒教導了我,我看到很多企業增長都不超過20%,這企業太慢了,他們hurrydon’tbecrazyfastrecord已經最好的記載了。 我們這里沒有30%的增長叫什么增長啊,我們都浮躁慣了,快慣了,人家是講究個技巧的,做了一輩子,做兩代人,他們感到我們的GDP,他們的GDP是2到3,他們的10%的增長很好了,對不對?他們對增長觀是跟我們不一樣的,他們重視的是質量和是深度,是精度,是牢度,是這個耐久力的這些東西。 我們中國人今年春節去日本搶馬桶蓋闡明什么?搶電飯煲闡明什么?諷刺,這難嗎?根本不難,我們為什么沒做呢?精度不夠。 網易財經:其實是國產的 蔡洪平:國產是國產,但是是人家的企業,不是我們合資的,是中國人生產的,加工的,但是是中國人加工,MadeInChina沒錯,但是技巧人家是封閉式拿走的,不是你的,你只是把那個加了兩個手印而已,技巧是人家的,不是你的,真正的叫制作,真正的叫中國制作變成中國創造,對不對?這是很不容易的事。 所以我認為這里面很重要一點是德國企業家族企業他們以這個家業為生的,很少賣的。 所以今天走出去,咱們中國企業走出去就要特別警惕,很多是買不到的,買到的也不是好東西,買到的你也不會消化,最核心問題我告訴你,德國人告訴我是心態問題,不是態,是工作態度問題,不是技巧問題,我們國家有的啊,你住過上海,我是上海人知道,小時候老師傅很受人尊重的,八級老師傅鉗工,八級焊工很受人尊重,技校畢業、中專畢業的非常受尊重的,我們現在沒有了,我們現在都是農民工多一些,哪里還有八級老師傅,老師傅都得不到尊重,所有的大專、中轉、技校就是college就是什么?辦技巧工人技巧這個技師的學校,現在全升至大學,大學更大學,細分成學院,全部名字是虛胖的浮夸,在學術上這么不嚴正,男盜女娼這么多,學校里面,腐爛這么厲害,這哪里還有造就工程師啊!哪里還有人說全部是大學畢業,懂個屁,他做個事試試看,只會上個電腦,保姆都不會做,保姆我們請個保姆四五千塊錢,修車工一個月千塊錢,沒人做,認為讀過大學很體面,孩子認為成才了,在家里晃吧晃吧叫坑爹,對不對?這不是民族好現象,我們心態不對。 我認為這個民族是,我們要加快要造就技巧人才,要勉勵人們器重體力勞動,OK?在西方,體力勞動很受人尊重的,這個(08:30英),像慕尼黑足球賽,這么多的球迷,不是什么科學家,都是那些藍領,他們很高的收入,他們很自滿,工作服一穿,咱們工人有力量,我們工人哪里去了?老的老,少的少,就是農民工,這勞動力培訓,我這呼吁在這個時候,要重新恢復中國的師徒制,師傅帶徒弟,OK?要恢復師道尊嚴,老師傅的尊嚴要有,OK?要恢復以前的八級工作制,對老師傅,他的收入可以超過總經理,完整可以,只要他有絕活,當然,有時候電子化了都替代了(09:08),再電子化,工藝是沒法替代的,就是這件活北方人說,我認為這還是很重要的,所以心態和生態是兩種東西我們馬上要調劑和改良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我這個話說得多了一點。 中國企業并購中60%都是失敗的網易財經:那咱們目前的國際并購程度怎么樣?跟國際的同行相比,我們有什么優勢?蔡洪平:中國企業在過去的20年的60%的收購都是失敗的,這是我今天跟你發布的,不叫失敗,我們叫不太成功。 網易財經:為什么?蔡洪平:第一,過去在10年的收購的原油油田、煤礦、礦業,大部分現在原油價格跌到40到50塊錢,目前localmarket帳上調帳的話,目前看起來大部分都在損益以下,這個帳目標對外投資的很大一塊。 因為現在資源比如說后期說的,金礦、銅礦或者是奶場資源我認為還行,因為這還不錯。 還有一些在海外收購的,我認為是資產轉移,我不認為是叫走出去,他們有些各種考慮,負債在國內,資產在海外,有的價格買得偏貴。 中國企業海外收購,甚至還有一些中東和發展的,中東地區一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南美地區,經常投完以后,還被人家給黑了,中國人說的,中國人把合同撕碎了,中國人不知情的,排個原油管道,管道里面根本沒法實行,《勞動法》、《環保法》,管道同過去,上面的鳥什么森林掩,一道道障礙在這里。 所以中國企業海外收購是一個漫長的命題,真是不容易,我認為這是一個,當然中國的(02:02)收得不錯,買些房地產啊,買一些這個天然的(02:05英),這個反正不用管理的,等著收錢就可以了,這些個當然就比銀行利率高一點,我認為這是蠻穩固的收入,還不錯的。 但真正從國民經濟的戰略角度去收購,我認為這是要打個問號的,有些地區發達國家太貴,有幾個收購成功的,其實雙匯還算不錯,對不對?還算行,有些收購我就不好多說了,因為在美國,國際上過去20年收購70%也是失敗的,美國已經收購戴爾、惠普成功了嗎?通用買沃爾沃車成功了嗎?都吐出來了,所以別聽投資銀行忽悠,收購的事都是好的,其實收完以后創造并不是這樣。 所以我并不認為(02:50英)兼并收購以后是多么成功,除非你真的需要,你把這本帳算明確了,特別是生產材料領域里面,石油價位跌到四五十塊錢的時候,我認為不少企業都很困擾現在。 網易財經:我們知道您離開了德銀投行部,最近有什么動向能流露嗎?蔡洪平:我現在休息一下,還在思考工業4.0的事,我剛才已經說了,我會以后還會利用在德意志銀行的優勢,在德意志銀行的贊助下,在兩國政府的支撐下,為中德之間的工業4.0的增進起到更多的橋梁作用,我們會持續贊助中國的企業去尋找他們愿意學習或者值得拿來,或者一起來做的這些個工業4.0升級的這些個橋梁或者紐帶。 本文起源:網易財經責任編輯:NF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