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會議報道】近日召開的2014中國儀器儀表學術產業大會,從智能制作、綠色制作出發,對產業升級道路作研究報告。 主會場現場12月2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辦的2014中國儀器儀表學術產業大會在北京京儀大酒店隆重召開。 本次會議繚繞智能制作、綠色制作主題,設1個主會場、兩個分會場,共安排12場報告,以增進中國儀器儀表產業升級。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理事長李天初致揭幕詞大會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理事長李天初致揭幕詞,并邀請了中華國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設備工業司副司長王衛明致辭。 大會吸引了300多位行業內的精英和專家參會 工信部設備工業司副司長王衛明致辭主會場會議在上午進行,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吳幼華主持會議。 大會特邀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朱森第作《邁向制作強國的戰略思考》專題報告;航天科工團體公司二院科技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伯虎作《智慧云制作云制作2.0》專題報告;總參信息化部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作《從車聯網到機器人聯網大數據時代的跨界創新》專題報告;清華大學主動化系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澄作《制作業信息化:集成、協同、優化》專題報告。 朱森第委員作會議報告朱森第委員的報告對我國制作業發展所面臨的形勢、發展目標、方向以及路徑,提出了戰略思考和創新思維。 朱森第在報告中談到,2010年,中國制作業規模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但是中國自行研究所得的1946~2012年九國制作強國綜合指數趨勢圖上顯示,中國僅僅以81.42分作為第二團體的領頭羊,離開第一團體(美、日、德)有較大差距。 并且,2007~2012我國制作業工業增長值率浮現降落趨勢,從26.2%降低到22.1%。 中國制作轉型迫在眉睫!美國,大力發展先進制作業,核心是人工智能機器人數字化制作;德國,推出工業4.0,核心是智能物理系統CPS(Cyber-PhysicalSystem)。 中國,也提出了邁向制作強國的三階段目標:轉型升級(2014-2025)、數字化和主動化(2025-2035)、智能制作和先進制作業(2035-2050)。 朱森第也介紹了我國的戰略對策和路徑選擇 信息時代我國制作業的富強之路,朱森第提出工業2.0補課、工業3.0普及、工業4.0示范的概念,針對綜合性制作企業、集成型制作企業、代工型制作企業、專業化企業4類企業,給出不同的發展方向。 對于創造GDP60%、創造就業機會80%的中小企業,應當以實現機械化、主動化為目標;龍頭企業,應當以數字化車間、數字化企業為目標。 吳澄認為,制作業信息化要利用成功,重要的是工業化的需求導向、企業的需求導向、企業的效益導向。 兩個分會場會議在下午舉辦,分會場一的會議主題是現代IT行業與傳統儀器儀表行業的互聯與融合,北京中科泛華測控技巧有限公司董事長盤算機博士左毅作會議主持,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曾周末作《IT與儀器儀表面臨的尋釁與機會》專題報道,國防科學技巧大學研究生院造就處處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楊俊作《空天一體化網絡環境下的測量儀器》專題報告,是德科技中國區市場部總監于慶鎖作《物聯網環境下電子測量儀器的發展趨勢》的專題報道,京東團體電商云事業部高級總監專家級運營工程師徐旭作《傳統企業在電子商務2.0時代的機會》的專題報道。 分會場一現場分會場二的會議主題是現代互聯網環境下的工業信息化與工業主動化的優化發展,上海工業主動化儀表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王英作《工業把持系統信息安全防護技巧及加固案例分享》專題報道,浙江中控軟件技巧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泉靈作《流程工業MES解決方案及利用》專題報道等。 會議尾聲時,兩個分會場分辨就各自會議主題進行交換討論,對于我國的未來制作業的發展、目標以及路徑都做出了詳細的唆使,同時對于傳統儀器儀表行業未來如何借助現代IT行業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提出了很好的建議,精彩絕倫的會議內容,給與會人員分享了非常豐富行業知識,同時也讓人沉思,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在如何在制作業的發展中取得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