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消費市場的宏大潛力和相對較低的生產成本曾是拉動外商在華汽車產業投資迅速增長的重要因素。 然而數據顯示,近三年,外資在我國整車制作業的投資項目數量浮現遞減趨勢,但投資總額保持高程度。 據統計,2013年我國吸引外商投資汽車產業項目86個,同比減少11.3%吸引外資113.8億美元,同比增長6%。 2014年1~10月,我國吸引外商投資汽車產業項目65個,投資金額120.7億美元。 周梓滔表現,造成項目數量減少的原因,一是近年來我國汽車行業發展總體增速放緩,二是國家政策不勉勵外商投資整車項目。 《報告》認為,雖然目前國內汽車市場增速明顯放緩,投資項目減少,但市場需求和消費能力仍不斷增長,外資車企對我國車市的預期較高,投資擴產的熱情不減。 但這也在必定程度上導致我國汽車產業涌現產能利用率降低,產業集中度偏低等問題。 周梓滔表現,我國汽車行業當前的產能過剩反響出長期粗放式經濟發展方法導致的供需脫節抵觸。 “面對近年汽車產銷量的持續增長,各地政府將汽車產業作為支柱產業,給予投資建廠政策優惠,勉勵車企擴大產能。 ”周梓滔說,“政府應當盡量減少政策對企業投資決策的影響,讓企業自主決策投資的機會和地區。 ”德勤(中國)汽車經銷商團隊副總監彭聰表現:“目前汽車行業仍浮現出量多、體小、疏散的特點,行業集中度有待進步。 ”規模經濟對于汽車產業的發展尤其重要,大型的綜合性汽車企業更有競爭力。 周梓滔稱:“企業在理性投資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快汽車產業兼并重組的步伐,破解產能過剩危機。 在兼并重組的過程中,要轉變過去在政策、處所政府請求下形成的‘大吃小’、‘強并弱’的模式,采用強強聯合或弱弱合作的并購重組方法。 ”依附市場調節、加強企業自主性,企業看到利益自然會積極舉動,這才干體現產業集中的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