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中國設備制作產業已初步形成五大產業集聚區,其中環渤海和長三角地區是設備制作產業發展的核心圈,東北和珠三角地區為兩翼支撐,中部和西部地區為重要補充的大設備發展格式。 圖片起源于網絡中國設備制作業奠基于建國初的156個項目以及后來的三線建設。 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的設備制作業發展格式已經產生了很大變更。 目前,中國設備制作產業已初步形成五大產業集聚區,其中環渤海和長三角地區是設備制作產業發展的核心圈,東北和珠三角地區為兩翼支撐,中部和西部地區為重要補充的大設備發展格式。 同時,一批與高端設備產業相干的新型工業基地正在逐步形成,重要散布在環渤海與長三角地區;西部、華中、東北地區也有少量散布。 未來,中國高端設備制作的重點新興區域將不斷涌現,并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形成區域性的產業集群;區域分工將在各區域性產業集群中得到體現;中西部地區在政策扶持下,依托其資源優勢也將加速發展。 長三角地區是國內重要的高端設備制作業開發和生產基地,在國內高端設備制作產業中占領重要地位。 其中,上海為國內民用航空設備科研和制作重點基地,江蘇海洋設備工業發達。 長三角地區設備制作業基礎雄厚,中小企業集聚,設備工業發展最具活力地區。 環渤海地區是國內重要的高端設備研發、設計和制作基地 其中,北京是全國航空、衛星、床等行業的研發中心,遼寧、山東和河北依托其海洋優勢,在原有設備工業基礎上已逐步發展成為海洋工程設備、床以及軌道交通設備的產業湊集區。 環渤海地區是中國設備制作業最大的集聚區,設備制作業基礎雄厚,內生力壯大,是未來設備制作業的動力區。 珠三角地區是床、智能機器人、海洋工程和航空服務業的研發和生產基地。 重要散布在以廣州為中心的深圳、佛山、珠海、東莞等市 珠三角地區是的前沿陣地,重要以外向型經濟為主,有良好的經濟基礎和豐富的人才資源,設備制作業將向智能化方向發展,是未來的重要產業圈。 東北地區是中國的傳統老工業基地,雖然其在全國地位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光輝,在傳統的重型設備領域依然占領很大比重。 重型機床、金屬冶煉、大型電力設備、飛機制作等產業基礎雄厚。 近年來,東北地區的設備制作業地位不斷降落,如不能提升活力,進行產業升級,東北地區的設備制作業地位將會持續下滑。 在中西部地區,湖南和山西分辨以株洲和太原為中心成為我國軌道交通設備的重要制作基地。 在航空領域,湖南和江西作為國家重點航空產業基地所在地區也有快速發展。 四川、重慶、陜西、貴州和云南5個省市,也逐漸形成了航空、衛星、軌道交通設備和機床等產業的集聚區。 這些地區擁有必定的設備工業基礎,雖然相干配套產業相對弱一些,但是,可以抓住具有傳統優勢的產業,完善產業鏈,走特點發展道路。 隨著高端設備制作業的發展,中國設備制作產業將加快集聚步伐,更快向園區集聚、向經濟發達地區集聚、向人才和科技密集型地區集聚。 (起源:中國報告大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