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1日電(記者劉錚)國家統計局、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制作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8%,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已持續3個月回升,預示中國制作業持續穩中向好。 從重要分類指數看,5月份制作業生產指數為52.8%,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為52.3%,上升1.1個百分點;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8.0%,降落0.1個百分點;從業人員指數為48.2%,降落0.1個百分點。 分企業規模看,5月份大型制作業企業PMI為50.9%,比上月微升0.1個百分點;中型企業PMI為51.4%,上升1.1個百分點;小型企業PMI為48.8%,與上月持平,仍位于臨界點以下。 制作業PMI是國際通行的宏觀經濟重要先行指標之一。 通常以50%為臨界點,高于50%反響制作業經濟擴大,低于50%則反響制作業經濟壓縮。 “PMI持續3個月回升,表明我國制作業持續穩中向好。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分析指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說:“這發出了經濟走穩的積極信號,有利于實現穩中求進,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 ” 分析5月份PMI加速回升的原因,可以創造,需求端和生產端雙雙回暖,共同推動PMI加速回升。 5月份制作業新訂單指數升至半年以來的高點,達到52.3%;生產指數為52.8%,為4個月來的高點。 生產指數與新訂單指數的差值為0.5個百分點,持續兩個月縮小,為去年10月份以來的最小值,供求抵觸有所緩解,實體經濟運動穩中趨升。 特別是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分辨為49.3%和49.0%,雖然仍然位于臨界點下方,但比上月回升0.2和0.4個百分點,預示著未來外貿形勢趨好。 在市場需求提速和生產安穩增長的帶動下,企業加大了原材料采購力度,5月份制作業采購量指數升至年內高點,達到52.3%;重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升至臨界點50%,制作業原材料購進價格走勢由回落趨于安穩。 “穩增長的政策效果已經有所浮現,市場需求趨升,企業信心恢復,原材料采購趨于積極,開工率趨升,經濟運行進一步向好。 當前,一系列穩增長的政策措施仍在陸續釋放,疊加滯后效應仍將在今后幾個月顯示效果。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報告認為 5月份制作業PMI在發出很多積極信號的同時,仍然有一些問題值得高度關注。 趙慶河提示,雖然制作業總體安穩向好,但小微企業生產經營仍較艱苦。 5月份,小型企業PMI為48.8%,與上月持平,今年以來均位于臨界點以下。 另外,進出口指數雖有所回升,但仍持續位于臨界點以下,制作業外貿依然存在下行壓力。 企業對未來市場斷定仍然比較謹慎 5月份制作業生產經營運動預期指數為56.2%,雖仍然位于較高景氣區間,但比上月回落了3.4個百分點;產成品庫存指數為47.1%,比上月降落0.2個百分點,持續位于臨界點以下。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報告強調,從調查來看,許多企業對后期斷定仍然是謹慎樂觀。 要進一步落實好相干政策措施,同時根據經濟形勢變更,長短聯合,及時推出新的政策舉動,促使經濟運行走向安穩發展軌道。 “5月份PMI釋放出經濟走穩的信號,但企業對生產經營的預期仍然謹慎,經濟缺乏強有力的回升動力。 在持續采用措施穩增長的同時,要因勢利導,積極領導企業持續走轉型升級之路。 ”張立群建議 作者:劉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