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要害工業領域產品的發展,都取決于高端數控機床的發展程度。 ”同濟大學教授、現代制作技巧研究所名譽所長張曙在吸收《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說。 近年來,隨著國防、航空、高鐵、汽車和模具等重要設備制作行業需求量的大幅增長,我國數控機床也取得了快速發展,但在高端產品方面仍面臨著競爭力不強的局面下,數控機床需要快速取得突破。 數控機床的程度、品種和生產能力,直接反響了國家綜合實力。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統計,過去5年,中國數控機床產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7.39%。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控機床行業研究員賀丹陽指出,在相干產業帶動下,未來我國數控機床的年均增速將超過10%,到2015年,全國數控系統需求將達40萬臺套,年銷售額將達8500億元。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控機床行業分析師李佩娟在吸收《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現,制作業在向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過程中,對于設備組成部件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請求,包含精密性、表面質量等。 尤其是在一些高新技巧產業領域,如航天、通信等 “下游市場技巧需求的轉變,對數控機床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尋釁。 如果數控機床的技巧發展能夠適應制作業轉型升級的需要,則能夠起到推動作用,反之則會制約其發展。 ”李佩娟說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數控機床技巧在高速化、復合化、精密化、多軸化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和一系列突破。 例如,2011年4月在北京舉辦的第12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上,泰川機床工具團體展出的qmk009數控圓弧錐齒輪磨齒機,棄用了傳統的圓柱形砂輪展成磨削法,采用指狀砂輪或小直徑盤狀砂輪,通過多軸聯動沿齒廓來磨削大型曲線齒錐齒輪。 張曙說:”這臺新產品顛覆了傳統曲線錐齒輪加工的原理和機床設計的理念,以軟制勝,有所突破,是原始創新的范例,不僅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還使我國進入了大型硬齒面曲線錐齒輪加工的世界先進行列”。 對于我國高端數控機床競爭力不強的局面,張曙認為只進行基礎研究不夠。 “很多企業只關心制作機床,卻沒有研發能力 ”更應當注意人才的問題 “我國現在工程教導的非工程化,使得我們造就出來的人才,工程實踐知識較少,創新能力較弱。 ”這使得我國高端數控機床大批依附進口,并在技巧上受制于人。 比如,有些國外高端五軸聯動機床的要害軟件就出口到中國,甚至連應用部門和安裝地點也是有所的。 “國內的機床企業大都關心如何做大 動輒是幾千人、上萬人的規模 而國外企業則更多尋求技巧的領先,即讓自己的產品在其他產品的生產制作中不可或缺。 ”張曙說 在他看來,目前中國機床企業的競爭機制重要是靠價格和數量取勝,缺乏核心技巧。 隨著勞動力、原材料等成本的進步,企業的利潤會越來越薄。 因此競爭機制亟待轉變 此外,國家政策對于數控機床行業的技巧發展也有著重要影響。 李佩娟向記者表現,雖然國家分辨在2005年和2011年就數控機床行業發展出臺了專項方案,但支撐力度仍明顯不足,因此,國家政策的扶持力度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責任編輯:董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