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沅陵的“碣灘茶”5月20日正式“出嫁”全國首個涉茶類“O2O”模式電商“大茶網”,形成從茶葉產出、高深加工到規模銷售為一體的整體式方案,為武陵山片區茶葉產業扶貧開發,走出了一條新路。 2011年國務院批復了《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方案》,明確提出建立包含茶產業基地在內的11大基地,在當地造就一批綠色名、優、特農產品(000061,股吧)品牌。 武陵山片區擁有宜茶面積1000萬畝,獲如充離開發,每年可實現綜合經濟效益800億元。 但目前,片區內茶園規模小而散,管理粗放,單產低,農民種茶廣泛效益不高。 沅陵碣灘茶,憑借當地良好生態環境,和有機栽培種植,一直是我國名茶與“貢茶”。 該縣副縣長伍崇岳介紹,2008,全縣茶園面積僅約4萬畝,到今年年底,種植面積才干達10萬畝規模,年產茶3000噸,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而長期以來,當地茶葉種植基地較疏散、培管欠力、標準化與機械化采摘不足,茶葉產出量低,嚴重阻礙了當地該產業的轉型升級。 為破題武陵山片區茶葉產業扶貧開發,實現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園區化產業布局,此次,沅陵縣與“大茶網”攜手,共同投資2億元,由大茶網所屬湖南風華致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沅陵建立起以茶文化,旅游,加工,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沅陵碣灘茶文化產業園。 公司董事長劉健介紹,公司開創涉茶類“O2O”模式電商(即有機聯合線下商務機會與互聯網),進軍生物科技尖端領域,打造大茶業產業化集成平臺,現已在全國建立起50余家實體體驗店,3年內方案擴大至2000家。 新型銷售模式,加上公司與湖南農業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協同茶葉高深加工的研究基礎,旨在共同引領武陵山片區茶產業發展。 (俞慧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