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作業已經歷經了幾百年的風雨,在德國各個工業大學的機械制作專業無疑又是其中的翹楚。 發展到今天,無論從課程設置,師資配備到硬件設施都相當完備,達到世界領先程度。 眾多德國著名大學承載了自二戰以來的大部分機械科技研發,并使科技成果得以利用,所以德國才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機械產品出口國,依附成品機械以及機械技巧產業出口使得德國經濟始終穩居世界前三位。 奔跑汽車、寶馬汽車、林德叉車、大眾的整條成熟品牌生產線以及遍布德國波羅地海海岸的大小造船廠都有產品銷往中國及世界各地。 德國制作更是成為品德的保證 機械制作在德國事最大的專業,德國高校訂他的器重程度在對其投入的科研經費中有清楚的體現。 以亞琛工大為例,亞琛工大截止到2007年有5448名學生注冊機械制作專業,科研工作者20人左右,每人平均研究經費為2024000歐元,這足以看出德國社會和大學對這個專業的期望。 同時,大學更消費重金建設一流的實驗大大提升了學生的競爭力。 德國留學機械制作專業介紹高投入的成果是高回報,達姆施塔特大學新研發的汽車新能源利用系統使未來的汽車不依附傳統能源就能飛奔在路上,有效地解決了人與自然的抵觸;亞琛工大參與研究的新型發動機被利用在空客A380上,打破了人們對于大型客機速度的固有想法;慕尼黑工大設計的全新寶馬概念汽車在人們的眼睛里就是天外來客。 各種傳統的精密機械也在逐年進步,電子顯微鏡把成像率又進步了幾十倍,機械手術刀也逐漸被利用在臨床手術上,測繪儀更把誤差縮小了幾個單位。 這些有關機械的科技成果被利用在人類日常生活中,使人們生活得更加和諧。 在德國高校中學習機械制作的中國留學生在學成后在各行業中也都有奇特的建樹。 新任科技部長萬鋼畢業于克勞斯塔爾工大,學習汽車制作,畢業后先在德國奧迪汽車工作多年,然后回國在同濟大學主持新能源汽車工程,后任校長。 德國的機械制作專業畢業生歷來都是國內外各大中型企業最搶手的資源,因為他們知道:獲得了在德國學習過的機械專業畢業生就意味著獲得了公司最穩固的基石,也就注定能博得未來。 德國留學機械專業牛校德國哪所大學最好?這是一個很難答復的問題。 各個學術領域有其各自的優勢 那么德國經濟周刊評出的機械專業最好的十所大學是哪些呢,他們分辨有哪些突出特點,有分辨以何見長呢?德國機械十大牛校之NO.1:亞琛工業大學亞琛工業大學理工科實力強勁,電子、機械制作方面排名一直名列德國第一。 其機械專業和亞琛工大本身有著同樣的長久歷史,建于1870年10月。 學校機械學院擁有大批的科研項目,它們涉及300多個專業領域,代表著當今研究的前沿。 德國機械十大牛校之NO.2:慕尼黑工業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在國際名譽方面,位居全德第一,是最受國際學人愛好的德國大學。 慕尼黑工業大學是“柴油機之父”狄塞爾,“制冷機之父”林德,“流體力學之父”普朗特等世界著名科學家的母校。 世界及牛人出身于此,其機械研究的水準自不必說!德國機械十大牛校之NO.3:卡爾斯魯厄理工大學卡爾斯魯厄大學的盤算機和機械專業一直位于德國大學前列。 汽車工業的先驅卡爾本茨 他于1860年至1864年就讀卡爾斯魯厄大學,1885年他制作了第一輛汽車,1914年卡爾斯魯厄大學授予他榮譽博士頭銜。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德國在機械制作業的發展中緊緊的繚繞這一核心進行建設,也成績了今天德國工業制作的壯大實力。 在中國,作為制作業主動化第一品牌拓斯達同樣深知這一點,積極地進行人才造就,與國內著名高校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與清華大學建立人才培訓合作,成立自己的企業人才造就基地;拓斯達商學院。 公司每年投入近30萬元的培訓經費,采用內訓與外訓相聯合、員工走出去學,教授請進來教;的模式。 公司目前已擁有七十多名專職研發人員,其中包含來自加拿大、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的專業人才。 通過自主研發和積極引進吸收國內外的先進技巧進行技巧再創新。 (責任編輯:董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