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赴日本搶電飯煲裸露中國制作業之痛不久前網絡瘋傳財經作家吳曉波的一篇文章,指國人到日本旅游,紛紛搶購馬桶蓋、電飯煲等家用品。 另一方面,中國的制作業卻逐步萎縮 兩者的反差,更顯得中國制作業轉型升級之痛 媒體人鄧中建對國人赴日搶馬桶提出獨到見解,他認為,中央必須考慮調劑政策,重要就是做好掩護知識產權工作,為創新者供給方便,打擊偽劣產品等,方能營造有利創新的環境,否則中國只能持續停留「神抄大國」,經濟升級轉型也只淪為空話。 春節前夕大型倒閉潮恐爆發年關將至,內地的制作業壞消息絡繹不絕。">接踵而來,一方面是一批批工廠關門破產,另一方面卻是工人愈來愈難請,令經營者叫苦不堪。 首先,是一些外資企業逐漸將生產基地移離中國,帶來了骨牌效應。 有消息稱,微軟打算春節前關停諾基亞東莞工廠,該工廠近期正加快速度將生產設備運往越南工廠。 同時,位于北京的微軟諾基亞工廠也將同步關停 在去年底,著名手機零部件代工廠蘇州聯建科技發布倒閉,隨后聯建的兄弟公司,位于東莞的萬事達公司和聯勝公司相繼倒閉。 事實上,倒閉的公司并不是個別例子,據業內人士稱,更密集更大規模的制作業倒閉潮很可能會在這段時代爆發。 因為在春節前夕,正是企業支付供貨商貨款及員工工資的高峰期。 據內地媒體報道,面臨制作危機的不僅僅是制作業密集的蘇州、東莞,還有被稱為制作業之都,以生產制作眼鏡、鞋子、打火機馳名世界的溫州。 據報道,往年,溫州的鞋廠春節只放一周假,而今年,很多鞋廠距春節前一個月就放假了。 利潤微技巧跟不上市場發展從數據上來看,今年來,中國制作業以及外貿形勢皆不容樂觀。 2015年1月,中國制作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8%,比上月降落0.3個百分點,時隔28個月再次跌破榮枯分界限,顯示制作業已進入衰退。 同期,中國進出口總值2.09萬億元,比去年同期降落10.8%。 其中,出口1.23萬億元,降落3.2% 實際上,中國制作產業發展了這么多年,大部分仍然停留在產業鏈的最低端,利潤菲薄不說,產品技巧還跟不上市場發展。 國內外有很多的現象表明,制作業企業不肯花資本去轉型升級,就得面對倒閉的噩夢。 事實上,這是一個老話題 正如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所言,「我們每生產一部蘋果手機,其中49%的利潤被美國拿走了。 日本拿走了30%多,韓國還拿走了百分之十幾,剩下我們中國拿3.63%。 」在外圍經濟環境影響下,有觀點指出,如果中央政府不及時調劑現行的宏觀經濟政策,恐將釀成制作業全線崩潰的悲劇,屆時不但會重創經濟,大規模的失業潮還可能引發群體性,給社會穩固帶來宏大沖擊。 說到底,中國制作業必須加快轉型升級,創立自己的品牌,制作出具質素的產品,不要說爭取外國市場,單單是本土的消費,也足以養起宏大的制作業。 財經作家吳曉波最近到日本開年會歸來寫了篇《去日本買只馬桶蓋》的文章風靡網絡,他提到中國的中產階層到日本去買電飯煲、吹風機、馬桶蓋、保溫杯、陶瓷菜刀等商品。 這些普通家用品為何大受國人歡迎?只因為它們更貼心、更好用:電飯煲能煮出粒粒晶瑩的米飯,吹風機能讓頭發干爽且柔滑,甚至馬桶蓋都能讓人如沐春風。 加快轉型升級營造創新環境在吳曉波看來,從電飯煲到馬桶蓋,都歸屬于所謂的傳統產業,但它們是否「日薄西山」、無利可圖,完整取決于技巧和理念的創新。 在這個意義上,世上本無夕陽的產業,而只有夕陽的企業和夕陽的人。 當中國經濟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中產階層日漸增多,消費的請求也不斷進步,單靠模仿與山寨,急于求成,貪圖眼前的成效和利益。">急功近利,已不能滿足大眾的請求,也不能爭取到海外市場。 為此,中央必須考慮調劑政策,重要就是做好掩護知識產權工作,為創新者供給方便,打擊偽劣產品等,方能營造有利創新的環境,否則中國只能持續停留「神抄大國」,經濟升級轉型也只淪為空話。 (責任編輯:HN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