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國內GDP同比增長7.8%,這與國家年初制定的全年經濟增長7.5%的增長目標相吻合。“顯然,這一目標比起改革開放以來平均10%左右的增速有了大幅度下降,同時,這也意味著未來幾年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將成為常態。”沈壯行這樣認為,“這也是國家要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的戰略決心的具體體現。” 最近的10年是改革開放30年來發展最快的10年,經濟保持了空前的高速增長,出口和投資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兩大引擎。統計數據顯示,歷年來出口年均增長保持在20%以上,房地產投資年均增長也保持在14%以上。而今年初之后,出口增速下滑,房地產泡沫出現,依靠出口和投資兩大引擎推動經濟高速增長的發展方式已漸漸失去活力。 “很多企業還在期待政府出臺新的投資政策,一如上一次的4萬億投資的大手筆。但建議大家不要抱有太多幻想。”沈壯行強調,政府導向性投資的弊端正在逐漸顯現,將超過40%以上的GDP收入用來投入再生產,為生產而生產總會走到盡頭。盡管近幾年人均工資一再增長,但資產性收入分配不足,在教育、養老、醫療等領域的投資不足,都導致消費不能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因此,盡管國家剛剛批復了一萬億左右的投資,但力度已經變小很多,顯然已經意識到政策性投資帶來的弊端,小規模的投資只是保證經濟不會下滑過于迅速,保證經濟平穩過渡。” 出口、投資和消費本應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但以往過于依靠出口和投資,導致第三者出現不平衡。“現在依靠出口和投資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無以為繼,重建出口、投資和消費三者之間的平衡關系,通過擴大內需,提高消費能力無疑成為重要的推經經濟增長的方式。”沈壯行表示,而深化改革,完善市場機制將是實現經濟結構調整的根本保證。“一些改革正在付諸行動,例如即將進行的新一輪行政審批項目改革,就是向小政府、大社會、市場化邁出的重要一步。” 效率提升推動結構調整步伐 1~8月全國工業經濟同比增長10.1%,這顯然是一個令國外工具行業同行羨慕的增長速度。但實際情況卻并非數據顯示的那么理想,仍處于與高速增長的工業經濟并未給工具行業注入活力,不少國內工具企業普遍反映經營困難增加,銷售下滑嚴重,感覺市場形勢呈現出逆轉趨勢。“相信在這種經濟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下,工具企業面臨著未來發展占率如何選擇的問題。”沈壯行強調,未來中高速增長成為常態后企業如何發展將無法回避。“是幻想維持現狀保生存等待政府救市,還是積極加入到結構轉型的大潮中,需要每家企業做出正確選擇。” “期待再次出現4萬億的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已不可能,而工具企業服務的對象已經開始轉型,傳統制造業也開始積極采用先進的機床工具,以提高效率,減少用工,對高端工具產品的需求依舊保持增長。”沈壯行表示,先行企業的經驗證明,發展高效刀具,調整結構將是企業在此迎來發展的唯一出路。 按照工具分會統計銷售數據來看,盡管銷售同比增長仍處于下滑態勢,直到三季度仍沒有見底回升。“但實際上下滑嚴重的企業其主要產品仍是中低端產品。”沈壯行強調說,“一大批品牌好、質量穩定、服務到位的企業,仍然維持了較高的訂單份額增長速度。另外一些更具創新能力的企業,在產品結構調整中走在同行的前面,在現代高效刀具的研發、制造和銷售服務方面積累了相當實力,具備了批量進入汽車制造等現代先進制造業領域的能力。” 這些數據足以證明對工具的需求正處于向高端轉移的趨勢,高端工具的需求總體上仍保持了旺盛的勢頭。“無論汽車制造領域,還是航空航天制造領域,這些工具行業的服務對象的競爭歸根結底還是如何提高勞動生產率,滿足現代制造業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需要是工具企業必須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也是轉危為機的唯一選項。”沈壯行強調說。“當然發展高效刀具,必須結合市場需求和自身特點。因為每個企業的情況不一樣,要準確定位,扎實推進。切忌急功近利、盲目發展,重蹈高速鋼刀具低水平惡性競爭的覆轍。”
|
查看更多本類信息 加入收藏 返回上一頁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