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后指數:從業人員指數為48.2%,比上月降落0.2個百分點。 從企業規模來看,大、中、小型企業從業人員指數均低于50%,指數在46.7%-48.8%之間。 分析指出,當前就業形勢較為穩固 11月從業人員指數略有回落,但自年初以來一直保持在48%以上。 從數據間的對照關系來看,從業人員指數保持在48%以上,就業形勢就較為良好。 據我們調查懂得,目前雖然一些企業經營艱苦,但沒有涌現明顯的裁員現象。 供給商配送時間指數為50.3%,比月上升0.2個百分點。 從企業規模來看,大、中、小型企業供給商配送時間指數均高于50%,指數在50.2%-50.6%之間。 中物聯:市場中穩經濟的積極力量正在不斷加強中物聯分析指出,從目前來看,市場中穩經濟的積極力量正在不斷加強。 一是政策利好持續浮現 今年以來,國家繚繞“穩增長、調結構、推、惠民生”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隨著時間推移,累積效應、合力作用將逐漸浮現。 最近,期貨市場、資本市場均涌現明顯積極變更,反響出市場信心加強。 現在政府仍有較大政策利用空間和項目儲備,有較強的相機選擇能力,后期仍有較多政策利好。 二是微觀經濟運動改良面臨越來越多有利條件 從困擾企業發展的成本因素來看,原油、鐵礦石等能源、資源類產品價格大幅回落,有利于減輕原料成本壓力。 目前原油價格已跌破70美元/桶 鐵礦石由于全球供給過剩,進口價格也跌破70美元/噸,處在5年來的最低程度。 11月份,國務院推出的旨在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10項措施以及銀行降息,也有利于緩解資金緊張抵觸,降低資金成本壓力。 三是市場主體對新常態經濟形勢的適應性和自我調劑意識明顯加強。 據我們調查懂得,今年以來,面對經濟環境變更,對許多企業積極謀變、創新發展。 比如,企業加快技巧創新,積極開發新產品,開辟新市場,進步產品附加值,發展高端客戶,避開過剩同質低端產品激烈競爭。 企業加強了供給鏈合作,同高低游企業結成戰略同盟,鎖定價格和客戶,保證原料供給和配送,在很大程度上平抑了市場變更帶來的沖擊,實現了相互支撐、互惠共贏、協同發展。 企業加強了內部管理,把持庫存,以“銷定產,以產定購”。 這些積極變更,有利于加強企業在相對壓縮的市場環境中生存和發展的能力。 這些積極因素的上升,是新常態經濟形勢下,保持經濟安穩的中堅力量。 隨著市場主體自我調劑加快,同經濟環境變更磨合期縮短,摩擦性回落將逐漸縮小,經濟運行將逐漸恢復安穩。 趙慶河:我國經濟結構調劑處在不斷深化過程中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現:“近期PMI變動,既顯示出一系列穩增長措施使制作業總體上保持擴大態勢,也反響出我國經濟結構調劑處在不斷深化過程中,一些產能過剩、高耗能等行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明顯放緩了生產,特別是為治理大氣污染,京津冀、山西、內蒙古、山東等地積極作為,加大了治理力度。 近兩個月中央多項深化、穩固增長政策措施的出臺,有利于穩固和加強企業信心。 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企業對未來的生產經營運動預期仍持樂觀態度。 ”張立群:經濟增長仍處于下行態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11月PMI指數持續回落,表明經濟增長仍處于下行態勢。 新訂單指數回落,反響市場需求仍然偏弱,與投資增速持續回落是一致的;出口訂單指數明顯回落,預示未來出口增速將有所降低。 產成品庫存、采購量、原材料庫存等指數回落,反響企業去庫存運動仍在進行中,也是購進價格指數回落的重要原因。 綜合看,今年以來投資增速回落引起的經濟增速回調,以及去庫存運動增長等,目前仍在發展中。 10月份投資增速降幅明顯收窄,穩增長各項政策效果日益浮現,預計經濟增速下行態勢將趨于安穩。 ”3匯豐:中國制作業產出首次涌現壓縮PMI降至50匯豐報告顯示,中國制作業的增長動力持續放緩,產出自5月份以來首次涌現壓縮(幅度尚微)。 新業訂單總量持續第六個月保持增長,但僅有小幅增速 數據顯示,新出口訂單的增速降至5個月來最低,海外客戶需求削弱,必定程度上導致新業務的整體增速放緩。 與此同時,平均投入成本大幅降落,帶動產出價格也涌現可觀降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