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工信部頒布的2015年兩化融合發展十大趨勢中,其中智能制作居于首位,它將是兩化深度融合主攻方向。 1月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2014年中國兩化融合發展程度評估報告和2015年兩化融合發展十大趨勢。 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兩化融合發展指數為66.14,同比增長4.19。 《寬帶中國戰略及實行方案》等政策明顯刺激中國基礎環境發展程度快速提升,東中西部兩化融合發展程度差距小幅縮小,安徽、重慶、貴州、浙江、湖南兩化融合發展總指數增長最快。 報告還預測了2015年兩化融合十大趨勢:趨勢一:智能制作成為兩化深度融合主攻方向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更熱度高企,航空航天、飛機制作、汽車制作、電子制作等行業紛紛涉足智能制作。 中航科工二院將3D打印利用于復雜零部件研產生產過程中。 九江石化開端建設智能工廠 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指出要以智能制作為主攻方向,大力推動兩化深度融合,并將組織實行智能制作試點示范專項舉動。 這必將加速智能制作在工業行業領域的利用推廣 預計2015年處所將密集出臺一批相干配套方案,全國將掀起智能制作模式、推廣智能制作利用的熱潮。 趨勢二:智能機器人和高端設備制作業爆發式增長繼汽車、航空、電子制作等行業廣泛采用機器人后,金屬加工、衛浴五金、食品飲料等傳統行業也開端利用機器人。 我國已經是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受產業轉移、經濟結構調劑、人口紅利消散等因素的影響,廣東、山東、浙江、江蘇等地紛紛安排機器換人打算,2015年全國機器人市場銷量將突破8萬臺。 同時,鋼鐵、有色、石化、汽車、軌道交通、電子、紡織等行業廣泛加大對集成化、精密化、綠色化、高端化、無人化智能制作設備的需求,為智能制作技巧和智能制作設備產業供給了宏大發展空間。 趨勢三:工業互聯網發展拉開序幕工業互聯網是實現智能制作的必備基礎,是智能制作生產系統中系統的系統。 目前,通用電氣已與亞馬遜、埃森哲、思科等合作打造工業互聯網。 三一重工建立了智能工程機械物聯網 三大電信運營商基于3G網絡和RFID技巧,普及推廣M2M業務。 2015年工信部將下大力量發展工業互聯網,加緊出臺一批相干政策措施,推動企業從傳統的工業基礎設施加快向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演進升級。 趨勢四:傳統企業加快擁抱互聯網新模式個性化定制、按需制作、眾包眾設、異地協同設計、微電商等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利用模式不斷涌現。 北江紡織基于O2O模式開展定制化ODM業務(OriginalDesignManufacturer,原始設計制作商),實現在線按需設計開發和異地定制生產。 海爾將式創新平臺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拓展交互創造價值新領域。 創維發布了020移動商業平臺云GO,尚品宅配面向家裝需求采用高度規模化個性定制模式。 當前互聯網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重新定義制作業的研發設計、生產制作、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等全生命周期,以生產者、產品和技巧為中心的制作模式加速向社會化和用戶深度參與轉變。 預計2015年,將有一大批制作企業以互聯網思維變更傳統的閉門造車模式,以用戶思維和用戶需求摸索與用戶交互、讓用戶吐槽、最終由用戶定義的新模式。 趨勢五:工業大數據利用初步發展大數據利用正從零售、金融、電信、物流、醫療、交通等領域加速向制作業拓展。 百度的工業大數據監測平臺已利用到汽車、日化等行業,三一重工利用大數據分析技巧為智能工程機械物聯網供給決策支撐,福特公司利用大數據分析技巧摸索最佳工藝指標優化生產流程。 但對于大多數制作業企業而言,大數據利用仍重要以內部數據為主,多數停留在擴大數據起源、增長數量的初級階段,還未形成有效的利用模式。 2015年,隨著智能制作的利用推廣,越來越多的制作業企業將重新審視工業大數據的價值,繚繞產品研發創新、生產線監測與預警、設備故障診斷與掩護、供給鏈優化管理、質量監測預測等方面開展集成利用。 大數據就像一本數字寫真,記載產品的智能化、設備的智能化、生產的智能化、管理的智能化到服務的智能化全部智能制作形成過程。 趨勢六:制作業服務化步伐將進一步加快制作業正從以產品為核心到以消費者為核心,以生產為本到以生產服務或服務為本轉變,服務化轉型態勢明顯。 美國GE公司基于工業互聯網正從設備制作商向設備服務供給商轉變,福田雷沃重工基于物聯服務平臺拓展故障預警、遠程診斷等服務業務,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基于互聯網實現對飛機引擎的在線、實時、遠程和智能服務。 隨著互聯網與工業的深度融合,預計2015年制作業面向市場供給專業化服務成為行業發展熱門,在線實時監測、遠程故障診斷、工控系統安全監控、融資租賃、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增值服務將不斷涌現。 趨勢七:多地摸索協同高效制作業創新平臺廣東、浙江、山東等產業集聚區正在摸索制作業創新模式。 廣東省涌現出一批以深圳光啟高級理工研究院、東莞華中科技大學制作工程研究院等為代表的新興源頭技巧創新機構。 這些新型科研機構以企業為主體,通過整合政府、高級院校、企業的資源,形成了從利用研究、技巧開發到產業化利用的技巧創新鏈條,有效解決了創新中的孤島現象,使創新主體、創新各環節有機互動。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急切請求制作業加快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通過技巧進步進步勞動生產率的創新驅動。 2015年協同高效的制作業創新平臺將加快發展,越來越多的創新平臺將會在我國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經濟發達地區涌現。 趨勢八:越來越多的制作業將涉足跨境電子商務電子商務加速向行業化和移動化方向發展。 五礦團體旗下鑫益聯電商平臺、上海鋼材交易中心先后啟動商用。 天貓國際、淘寶海外和速賣通在雙十一期間吸納220多個國家地區的3萬多件海外商品參與銷售。 制作企業紛紛將移動商城、微信作為拓展業務領域的重要手段。 預計2015年國內電商將大規模開展跨境業務,我國電子商務國際化步伐將提速,越來越多的制作業將基于電子商務平臺建立網上自貿區,從虛擬空間開辟走出去道路。 趨勢九:自主可控軟硬件產品對兩化融合的支撐能力日趨加強國產軟硬件正在取得突破性進展。 華為海思等國產多模4G芯片、高端移動CPU芯片開端成熟商用。 浪潮研制出了國內第一代主機系統,并成功在行業利用 曙光公司推出國內首款基于龍芯3B處理器的服務器 Deepin、SPGnux、中標麒麟、中科方德、優麒麟、阿里云等越來越多的國產操作系統進入國家正版軟件采購目錄。 基于國產CPU和操作系統的辦公信息系統開展試點示范 在信息安全頻發的情況下,國產軟硬件產品的不俗表現讓政府和企業看到了盼望。 銀監會《利用安全可控信息技巧領導意見》提出從2015年起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安全可控信息技巧的利用以不低于15%的比例逐年增長。 全國推動兩化深度融合將以工業互聯網和自主可控的軟硬件產品為重要支撐。 國產軟硬件產品將迎來發展良機 趨勢十:寬帶網絡對兩化融合的支撐能力進一步加強隨著寬帶中國戰略的進一步實行,固定寬帶接入用戶數突破2億戶,光纖接入FTTH用戶占寬帶用戶總數的比重達32.4%。 移動寬帶用戶總數達5.57億戶,其中4G用戶總數超過7500萬。 2015年工信部將持續組織寬帶中國2015專項舉動,加快TD-LTE網絡建設、4G業務發展和5G研發,并實行中國LTEv6工程。 這必將推動我國全面進入4G時代,預計2015年4G用戶將達到2.5億戶,寬帶接入能力籠罩比例超過85%,大型企事業單位和中小企業接入帶寬將分辨超過50Mbps和20Mbps。 (起源:中國電子報、電子信息產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