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11號的宇航員,從左開始依次為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邁克爾·柯林斯(Michael Collins),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與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Rid Nixon)站在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研究人員表示,在長時間零重力條件下宇航員面對的最大障礙便是打噴嚏。
資料圖片:宇航員蘭迪·布里斯尼科第二次太空行走,拿著工具在空間站外工作。
大公科技訊 據文匯報、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科學家最新研究稱,長距離太空飛行的最大風險不是外星人,而是宇航員在太空艙內打嗝、噴嚏和放屁。當宇航員在太空艙內,零重力將導致細菌在空中長時間漂浮,無形中增加了宇航員感染細菌的風險。人們在地球上打噴嚏或者咳嗽時,細菌會落入地面,但在無重力條件下,它們則會一直漂浮在空氣中。
宇航員在執行太空任務時,要努力適應外部空間環境,而腸胃脹氣可能引發致命的災難。由于人體可以制造氫氣及甲烷,這類易燃氣體如果在密閉環境下積聚,可能引發大火。也就是說,宇航員在太空艙內或穿著航天服時放屁或打嗝,隨時可能引發大爆炸。
營養專家卡洛韋及墨菲分析了進食新式清淡太空餐的人所呼出的氣體及直腸氣體,并與20世紀60年代進行“雙子星座號”任務的宇航員餐單比較,以此了解排出并累積氫氣及甲烷對太空工作的影響。
研究發現,接受測試者所排出的氣體各有不同,新太空餐可減少進食者所排放的氣體。據介紹,腸胃氣體是大腸內的細菌分解食物時產生的,含氫氣、甲烷、氮、二氧化碳、氧及硫化氫。人類每日正常放屁約12至40次,可排出0.5升至2升氣體。由于植物中的纖維素不能被消化,素食者比雜食者排放的氣體要多。
在太空飛船里,功率限制使得空氣過濾變得非常有限,空氣被再循環使用,這意味著宇航員不能使用某些醫院消毒劑和衛生產品,因為它們會釋放有毒的蒸汽。
科學家將太空飛船里封閉的密室與大學寢室或者浴室的地表進行對比,因為這些地表是細菌的儲藏所,后者能夠在某些獨特環境下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