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導讀===德國高速公路不再免費德媒:中國少了個“神話”“工業4.0”,中國企業要向德國企業學什么?對中國抱有信心“德國制作”人才過硬===全文瀏覽===德媒:高速收費!中國少了個神話外媒稱,相比其他許多國家,德國免收通行費在中國一直被稱作“神話”。 現在這個神話即將幻滅,德國聯邦參議院批準的一項法案意味著德國高速公路將迎來收費時代。 據德國之聲網站報道,德國交通部長多布林德(AlexanderDobrindt)的目標終于達到了:德國將引入褒貶不一的高速公路收費項目。 巴伐利亞的基社盟還曾一度擔心,州議會再次推遲實行高速公路收費的規定。 由各聯邦州代表組成的聯邦參議院批準了聯邦議院通過的法案,并駁回了萊茵蘭-普法爾茨州呼吁調劑委員會出面的懇求。 報道稱,來自社民黨的萊茵蘭-普法爾茨州州長瑪露·德萊爾(MaluDreyer)稱高速公路收費有悖歐洲一體化的理念,并將給邊地步區造成宏大麻煩,那里的零售商擔心當日往返邊境的游客會大幅減少,他們的生意將因此遭遇喪失。 另外,許多外國的駕車者會繞過高速而選擇聯邦公路 德萊爾試圖用這些理由說服各聯邦州代表,但是現在看來,她是白費口舌了。 北威州和巴符州也曾表達過類似的觀點 德國交通部長多布林德說:“這是個歐洲的項目 ”多布林德在會議上再次為他的高速公路項目大作宣傳 他說,收繳的費用長期來看將保證基礎設施的擴建 這名基社盟的家又“搬出”歐盟委員會 多年來該委員會一直在呼吁德國應當從以稅收補貼基礎設施轉為應用者買單的模式。 多布林德強調:“這是個歐洲的項目 ”報道稱,德國高速公路以及聯邦公路將于2016年開端引入過路收費,具體的實行時間尚不明確。 項目啟動后,除去系統本身的成本后,德國每年將獲得5億歐元的收益。 德國本國的車主將支付年度高速公路通行費,而其每年所繳納的機動車稅則相應減少。 在外國上牌照的車可以選擇繳納年費、月費或者10天的高速公路應用費。 外國牌照車車主免繳聯邦公路通行費,以免增長邊境小量交通的累贅。 高速公路收費在布魯塞爾的歐盟委員會里也頗具爭議,因為只有外國的車主真正在繳費。 德國總統高克在法案上簽字后,布魯塞爾將著重審議該項目是否有歧視之嫌。 德國可能會遭到違約指控 大選后,在德國基社盟的催促下,聯盟黨和社民黨在聯合組閣協議中就高速公路收費項目達成一致。 (起源:參考消息)國際消息瀏覽【熱門大追蹤】奧巴馬盼望收買中國|【國際之必讀】|【全球新經濟】油價反彈的輸家:中國GDP跌至5.6%|【中國與世界】|沙特領銜中東盟友拒絕中國買家“工業4.0”,中國企業要向德國企業學什么?一個德國“”概念,在中國市場上又掀起了一股學習德國企業的熱潮。 中國企業到底要向德國企業學習什么呢?以創造江蘇太倉馳名中德兩國間的斯坦福博士18日吸收采訪時稱,“工業4.0”概念完整不是新的東西,創新發展,就是每天要進步!倔強的“工匠精力”見到斯坦福博士的時候感到他轉變了大家對德國人的刻板印象,一位非常風趣的長者。 在江南小城太倉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1993年,德國巴符州議員、全球著名彈簧生產企業克恩—里伯斯公司總裁斯坦姆博士第一次來到太倉,就被這里安靜、清新的環境所吸引。 他“試探”著在太倉投下了50萬馬克,創立了第一家德資企業——克恩-里伯斯(太倉)有限公司。 22年后的今天,行走在克恩-里伯斯太倉工廠里,那是一個彈簧的世界。 這里專營各種高科技的彈簧,產品供給舍弗勒、博世、德爾福等一級配套商,并已進入競爭激烈的中國高鐵用彈簧市場。 它生產的汽車安全帶卷簧,占全世界市場的70% 斯坦福博士說,在德國,由于保持專業精力,力求在行業內做到極致,德國中小企業廣泛投入大批資金用于研發,克恩·里伯斯也如此,126年來把彈簧做到像奢侈品。 (起源:中國消息網)對中國抱有信心當初被斯坦姆博士偶然創造的太倉,如今已成為“中國德企之鄉”。 這里湊集著220多家德資企業 今年1至3月太倉德企增資1441.59萬美元,去年同期1026.71萬元,同比增長40.4%。 隨著中國步入經濟轉型調劑期,其是否還能保持高速經濟增長成為全球關注焦點。 對此,斯坦姆博士吸收采訪時說,7%仍是一個很高的增長,中國仍明顯高于世界大部分地區。 中國地區廣闊,東部沿海地區發展快,但中部地區、西部地區發展空間很大,對于德國傳統企業來說,中國市場仍然很大。 18日,斯坦姆博士再次來到江蘇太倉,參加擴建新廠落成典禮。 他說,沒有什么比新廠建設更能代表自己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在斯坦姆博士看來,“中國機會”在自己女兒的眼中 1998年女兒來到太倉公司實習了3三個月 三,女兒鼓動丈夫來太倉投資 如今,斯坦姆博士的女婿,比恩·施羅爾先生成為了克恩·里伯斯與BRANDGROUP共同投資的畢克禮斯精密部件(太倉)有限公司的總經理。 “我30歲的時候一心要往美國跑,女兒30歲的時候卻一心往中國跑。 ”斯坦姆博士說這是兩代人的“差別” (起源:中國消息網)“德國制作”人才過硬德國制作業在國際上長期處于領先地位,大到精密機械,小到廚房用具,德國產品不斷被世人冠以“最高工藝”的封號。 斯坦福博士說,德國制作,人才最貴 回想起10多年自己保持要建人才培訓中心的情景,斯坦福博士風趣笑稱自己頭腦真好。 2000年,在中國經歷了最初幾年的快速發展后,克恩-里伯斯深感急需那些符合企業請求、動手力強的技巧工人,因此,斯坦福博士創造性地提出要將德國“雙元制”職業技巧教導理念引進中國。 這一想法在企業內部被否定了,因為當時克恩-里伯斯一年只需要5、6個工人,建培訓中心三年造就太糟蹋錢了。 但斯坦福博士認為這是必須的,“德國制作”過硬的基礎是人才過硬。 一年后,由克恩里伯斯牽頭的中國首家德資企業專業工人培訓中心正式成立。 從太倉出發,克恩-里伯斯已在中國建立起了8個分支機構,中國工廠人數超過900人。 業務領域也從單一的彈簧產品,擴大到現在的汽車零部件、紡織元件等五大類。 斯坦福博士認為該培訓中心功勞最大,自己造就的員工對企業有認同感。 (起源:中國消息網)(責任編輯:DF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