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11年是業界廣泛認為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爆發年,那么到2014年,這一新興產業在中國的發展則浮現出新的特點,業界稱之為利用元年。 7月8日,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在2014中國國際機器人展覽會(CIROS2014)的配套運動中國國際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宣稱,2013年中國機器人的市場銷量為3.7萬臺,同比增長60%。 近期有國際專家認為,機器人有望成為第三次工業的一個切入點和重要增長點,將影響全球制作業格式。 這一點已經為中國國家領導人所器重,習近平6月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講話,表現要把我國機器人程度進步上去,而且要盡可能多地占領市場。 但從目前中國市場的銷售情況來看,跨國公司的品牌尚為絕對優勢。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數據表明,2013年外資品牌的機器人銷售量為2.7萬臺,占總銷售量的74%。 號稱國際機器人四大家族的發那科、ABB、庫卡、安川這四大團體已全部進駐中國,不斷在中國投資建廠、擴大規模,在中國市場的籠罩率很高。 相比之下,國產品牌尚處于成長階段,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數據表明,2013年中國機器人銷售9700臺,占比僅為26%。 不過在這個強手如林的領域,國內廠商并不甘于將廣闊的市場拱手讓于人,不斷有新的面貌參加這個行業。 從中國機器人聯盟統計來看,2013年的成員單位已經達到100多家,遠遠超過上年的數量。 而據業內人士分析,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的從業者應當有幾百家。 利用領域機器人的最終發展壯大與客戶領域利用的情況密切相干。 這在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主辦的CEO圓桌會議論壇上,成為業界的一個共鳴。 如果說前兩年還只是停留在認識的層面,那么到今年這種認識已經轉化為實際的舉動與事跡。 工業機器人產業是一個集系統集成、先進制作和精密配套融合一體的產業,系統集成商處于機器人產業鏈的下游利用端,為客戶端供給設計方案。 從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目前發展狀態來看,獲得突破的重要為系統集成領域。 新松機器人主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特種設備事業部總經理孫義田表現,特種設備事業部是公司九大事業部之一,其具體任務就是針對客戶的需求進行利用項目標運作。 去年的項目完成情況很好,實現了公司預定的目標 而從今年上半年情況看,已接近實現了全年的經營目標 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智能制作工程中心主任助理宋健則表現,公司從數控系統起家,2006年開端介入機器人生產制作,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年產3萬套機器人。 從去年的情況看,已經初步完成階段性任務 公司最初的機器人設定是以機床行業為利用領域,著重做機床搬運及高低料機器人,已經得到了一些用戶的積極響應。 而從去年開端,公司將機器人的利用領域擴大到焊接、去毛刺機器人,盼望將來在行業利用上取得更好的事跡。 浙江瓿達科技有限公司則是一個在利用領域非常有特點的企業。 雖然公司成立的時間不長,但公司在機器人視覺系統方面的技巧能力在國內具備相當的優勢。 據公司技巧部副總經理聶曉歐介紹,公司首次將六軸機器人利用于純電動汽車電池調換作業。 在展會上,見到了這種作業機器人,一臺汽車旁邊配置兩臺機器人,并有相應的視覺系統設備進行全套配置。 據介紹,這種機器人的作業能力是人工的8倍 據測算一天內,人工可以調換40部電動車的電池,而機器人可以調換320部。 目前這種機器人已經在浙江的電動汽車電池調換站實現了銷售,有的調換站還購置了23套此類作業機器人。 柯馬作為意大利菲亞特團體的子公司,在汽車行業的機器人集成能力十分突出。 對此,柯馬中國及東南亞市場經理別超表現,機器人制作商的集成能力在機器人的推廣利用方面十分重要,柯馬在這方面的經驗十分豐富。 而柯馬(上海)過程有限公司首席履行官斯蒂芬賽克介紹,近兩年來,柯馬對中國市場投資宏大,達到300萬歐元。 2013年柯馬在中國的銷售相比去年進步很多,目前中國區的機器人銷售占到團體總銷售額的比例為20%,預計未來中國市場的銷售份額將達到30%40%。 為此,他還強調:我們對中國機器人市場的發展潛力充滿信心,人才、集成商以及中外機器人生產商的通力合作是增進該市場繁榮發展的重要因素。 我們堅信,正確的決策將贊助我們在該潛力宏大的市場中盤踞一席之地。 感受行業熱潮對機器人行業的熱情在CIROS2014展覽會以及展會配套的各種運動上,得到充分的體現。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主辦的CEO圓桌會議論壇,在展會前一天召開,是展會的預熱項目。 盡管主辦方提前有所籌備,但聽眾人數仍然爆棚 而展會第一天上午的重要運動中國國際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會場也被擠得滿滿當當。 據懂得,由于國際機器人聯合會將半年度會議挪至中國,因此高峰論壇上不僅有國際機器人聯合會蒞臨會場,而且德國、日本、韓國,以及中國的機器人行業協會負責人也悉數發表演講。 他們分析了行業發展趨勢,還頒布了各自國家機器人行業發展的特點,給關注機器人行業的聽眾供給了大批詳實的行業數據。 而工信部設備司副司長王衛明的發言,則為國內機器人行業提振了信心。 他介紹說,目前正在制定十三五相干產業方案,預計到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產業系統要具備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810個產業配套集群,機器人密度達到100以上。 CIROS2014的展會情況,也體現出這種行業的熱情。 作為中國機器人第一展,該展覽的面積在逐年增長,從第一屆的5000平方米,到第二屆的1萬平方米,到今年的1.6萬平方米,展覽面積在急速擴大。 從展會現場前兩天的人流量來看,也充分體現出觀眾的參與熱情。 很多展商反響,這屆展會專業觀眾多,收獲大;而很多展會的配套運動,觀眾都往往將會場擠到爆棚的程度,遠遠出于主辦方的預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