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網綜合報道】匯豐銀行23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匯豐6月中國制作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升至49.6,創2015年3月以來新高。 該數值高于上月終值49.2,也優于市場預期 這是該數值持續第二個月回升,但仍然低于50的榮枯線,表明制作業運動有所回暖但仍處于萎縮區間。 2015年至今的六個月里,匯豐制作業PMI初值已五次低于榮枯線。 分項來看,6月新訂單指數初值止跌回升至50.3,為四個月來首度擴大,顯示內需有所改良。 在官方降息、降準、置換處所存量債等一系列穩增長政策作用下,近期中國經濟多項指標浮現回暖態勢。 官方數據顯示,今五個月,國企利潤降幅較1-4月明顯收窄,經營狀態持續改良;截至5月,中國工業增速已持續兩個月反彈;5月消費同比增速也較上月加快。 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內外需均有好轉,價格指數略有牢固,企業也開端有補庫存行動。 總體來看,數據反響經濟環比降幅有所收窄,但仍位于榮枯線下方。 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分析認為,現在還很難講經濟企穩。 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增長仍然是同比和環比降落的態勢,工業增長值增幅仍然非常低,出口的情況也不理想。 匯豐銀行發布的這個PMI指數仍然處在榮枯線之下 如果看分項指數,企業有一些增長庫存的行動,價格趨于穩固,但是仍然沒有達到所謂的底部或者回暖。 回暖還需要必定的時間或者采用一些更加有力的措施 今年上半年,我們整體的經濟偏弱,下行的壓力仍然非常宏大。 從政策層面來看,有些跡象顯示,我們正從貨幣政策為主,慢慢的偏向財政政策。 向松祚認為,實體經濟里面貨幣政策取得的效果是比較間接的,有一些效果但是比較有限。 經濟現在逐步開端有所企穩,財政政策起到了比較要害的作用。 向松祚分析,中國經濟在當前形勢下,要企穩確實還需要必定的時間,也還需要更多的動作,讓市場上的資金能夠流到新興行業里面去。 不過,新興行業對于經濟數據的貢獻可能還達不到傳統行業那么大。 是不是必需要容忍這個經濟數據下滑的過程?向松祚認為,中國經濟是一個持續放緩的態勢,大家都不盼望涌現所謂的硬著陸,要做到這一點,就要著眼于三大類的投資: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大力度;房地產逐漸趨穩;制作業保持在低速增長。 我們現在進一步加大新興行業的投資,特別是信貸支撐的力度,總體來講,中國經濟有望實現穩步放緩的態勢,政策的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大。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當前積極因素正在形成和累積,經濟增速有可能在今年二季度止跌企穩。 下半年,積極財政政策將加大力度并落到實處,處所政府發債將加快步伐拉動投資;貨幣政策將保持流動性寬松狀態。 在多項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國經濟增速料將于下半年溫暖回升。 (編輯:陳荷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