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5月份中國匯豐制作業涌現小幅回升后,6月初值再次明顯上漲,讓市場更加期待制作業的回暖能為實體經濟注入更多增長動力,在此背景下,對于今年余下時間再次實行降息舉動的必要性,市場發出了不同聲音。 中國6月制作業PMI創3個月新高6月23日,匯豐銀行與英國研究公司MarkitGroup聯合頒布的數據顯示,中國6月匯豐制作業PMI初值為49.6,創3個月新高,高于預期49.4,前值為49.2。 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認為,二季度以來匯豐制作業PMI指數浮現加速回升趨勢,表明國內經濟弱勢局面正在穩步改良。 從數據來看,推動6月份匯豐制作業PMI初值明顯回升的重要因素是需求端的加速“回暖”。 招商證券宏觀團隊分析稱,數據顯示6月份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指數涌現大幅回升。 其中,新訂單指數為50.3,環比上升1.2個百分點,3月以來首度回到景氣區間;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9.9,環比上升3.2個百分點。 需求回暖也帶動了生產的恢復,本月產出指數為50.0,環比上漲0.7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企業庫存狀態持續好轉,本月產成品庫存指數為48.6,持續5個月下滑。 經濟動能指標新訂單-產成品庫存為1.7,創今年新高 需求擴大,庫存加速去化,國內經濟增長乏力的局面有望改良。 但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就業指數涌現大幅下滑,降至46.8,環比降落1.9個百分點。 招商證券宏觀團隊認為,這意味著貨幣政策不具備轉向條件,中期借貸方便(MLF)部分續作等只能闡明貨幣政策放松重點和手段的調劑,政策基調仍以穩健為主。 Markit經濟學家安娜貝爾·費迪斯(AnnabelFiddes)也表現:“中國制作業持續裁員,6月就業分項指標創出六年多以來的最大跌幅。 在國內外需求依然相對穩固之際,制作業行業的企業抱有相對溫暖的增長預期。 ”下半年降息必要性存爭議業內人士廣泛認為,目前中國制作業涌現低位企穩,雖然5月降息后政策效應尚未充分浮現,但預計貨幣政策需持續加碼。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現:“就業指數持續惡化,反響出中國經濟仍遭遇下行壓力。 6月PMI數據反響經濟環比降幅雖有所收窄,但仍位于榮枯線下方。 我們仍預期未來貨幣政策將加大支撐經濟回暖 ”6月初時,屈宏斌曾表現“2015年的前5個月,經濟依然沒有看到回升的跡象”。 他預計,2015年內還將會有50基點的降息以及250基點降準,下一步很有可能為6月份降準50個基點。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宏觀經濟研究主管章俊則認為,“經濟在5月份已經有企穩的跡象,我們預計6月份會持續改良。 ”在他看來,目前政府在政策層面有所調劑,在之前相對穩健的貨幣政策的基礎上更多地引入積極的財政政策,以期望通過財政政策的直接效應在短期內贊助啟動實體經濟。 對于未來降息、降準的預期,章俊認為,影響市場流動性的降準行動短期內產生概率會有所降落。 但考慮到目前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仍故居高不下,降息的必要性依然很高。 不過,渣打大中華區研究部主管丁爽則保持認為“今年余下時間無更多降息政策出臺,盡管這與市場廣泛預期涌現分歧”。 此外,他預計今年年底前央行將下調存款籌備金率共計1個百分點。 而他斷定今年余下時間降息窗口將會關閉的重要原因是近期核心通脹較為穩固,預計下半年通脹或將小幅上揚,經濟企穩跡象逐漸清楚。 同時降息對降低實際存貸款利率的效果正在削弱,資本外流及證券市場泡沫的風險加劇。 責任編輯:吳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