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8月3日發布,7月中國非制作業商務運動指數(PMI)為54.2%,環比回落0.8個百分點,為今年2月以來最低。 聯合8月1日發布的7月中國制作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和匯豐制作業PMI,多方分析認為,盡管PMI顯示當前經濟增長由落轉穩的態勢已經形成,但是經濟復蘇基礎仍不堅固,貨幣政策仍然需要保持寬松。 在中國非制作業PMI各單項指數中,在手訂單、存貨和業務運動預期指數回升;新訂單指數環比持平;其余新出口訂單指數、中間價格、收費價格、從業人員和供給商配送時間指數與上月相比浮現降落。 其中,中間價格指數回落最大,降幅為2.6個百分點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認為,7月非制作業PMI各項指數波幅不大,市場總體保持安穩運行。 房地產市場表現弱勢,除受淡季因素影響外,反響出市場仍然偏淡,價格仍處于降落區間,降幅有所加大。 8月1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的7月份制作業PMI為51.7%,持續5個月回升。 同日發布的匯豐制作業PMI終值為51.7,雖然較上月終值50.7回升1個點,但是低于此前發布的初值52。 海通證券宏觀債券首席分析師姜超說,7月份PMI由上月的51%升至51.7%,指向制作業景氣度進一步好轉。 貨幣社融超增和財政加快支出進度是經濟短期反彈的主因 然而,財政支出加速易衰竭,且政府和企業加杠桿持續性弱,后期經濟仍有回調壓力。 民生證券也表現,盡管宏觀經濟數據持續改良,但微觀數據顯示經濟復蘇基礎仍不堅固,未來房地產下行與外需增量不足,經濟內生下行壓力并未打消,定向寬松貨幣政策短期不會退出,利率短期有望下行。 但隨著未來融資需求和通貨膨脹雙升,貨幣邊際放松力度會趨于衰減,利率會見臨新一輪上行風險。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1日發布的另一項數據也證明,制作業的情況未必有PMI顯示得那么樂觀。 報告稱,7月份,宏觀經濟運行中投資仍然偏弱,房地產調劑仍在持續,連帶影響生產材料消費需求。 產能過剩抵觸仍然存在,需求的釋放很快被過剩產能稀釋 在此背景下,7月份生產材料市場價格持續下滑,環比降落0.48%,同比降落1.67%。 中國宏觀經濟信息網研究部研究員李娜表現,物價環比回落顯示經濟企穩的態勢不堅固,穩增長政策有待落實,效果有待視察。 從貨運量的數據來看,6月份貨運量同比降落1.51%,降幅較上月擴大了0.48個百分點,工業生產形勢仍然不樂觀,必須警惕過剩產能增速回潮。 根據《經濟參考報》記者懂得,6月份工業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中長期貸款三大實體經濟指標總體趨降,實體經濟面臨的艱苦情況尚沒有涌現明顯改觀。 中國國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陳彥斌建議,貨幣政策在保持定力、避免重走全面寬松老路的前提下,適度加大定向寬松的廣度和力度以避免經濟增速過快下滑,并加強預期管理以進步貨幣政策的有效性;財政政策略微偏松。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也強調,貨幣政策有必要進一步寬松。 他說,為解決流動性緊張,預計央行將重啟“逆回購”來穩固短期的市場利率。 央行也將更積極地應用新推出的“抵押再貸款”工具來增長流動性并領導中長期的借貸行動。 (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