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談粵商突圍: 信息時報訊(記者徐嵐)昨日,郎咸平應廣州日報團體粵商會、保利置業的邀請,來到廣州花都保利高爾夫郡,與到場的2000多名廣東企業家探討“粵商的戰略轉型突圍”。 對于目前的經濟形勢,郎咸平直言,中國經濟生了制作業危機的病,目前的經濟形態屬于滯脹階段,股市是經濟的真實反響。 中國制作業為何會涌現危機?郎咸平稱,原因包含稅費過重、國民幣不斷升值、資金成本過高級等。 舉例來說,每投入一塊錢工資,東南亞國家創造的產值是中國的兩倍,歐美國家是中國的三倍多。 未來房價如何走?郎咸平稱自己“不敢做預測”,因為地產政策走向不可預測。 但是他認為,未來房地產的價格會微漲,不過銷量會持續降落。 由于資金鏈斷裂,未來必定有大批中小開發商被收購 “這不是房企的問題,也不是普通購房者的問題,而是政策的問題”。 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粵商如何突圍?郎咸平表現,未來大部分行業都會蕭條,消費品中,中檔消費品會持續下滑,高級消費品下滑的幅度沒有那么大,而低檔消費品會越來越好,成為市場的主流,因此制作業企業要往低端方向走。 郎咸平建議民企不要盲目擴大,不要做被淘汰的百分之三四十。 郎咸平的斷定無疑給在場的粵商潑了一盆冷水,不過粵商企業家們相對都更為樂觀。 廣東省建筑裝飾行業協會會長蘭芳表現,目前廣東建筑裝飾產品在中亞、南亞和西亞的市場占領率已經到70%,國際化勢頭強勁,但目前協會70%的企業仍是生產性企業,未來需要抱團出擊,在研發、創新、設計和品牌方面實現突破。 作者:徐嵐起源信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