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周四發表的事跡快報顯示,該公司去年總營收約為1054.3億元國民幣,同比增長7.19%;營業利潤為1.61億元國民幣,同比降落94.65%;利潤總額約為1.46億元國民幣,同比降落95.5%。 其中2013年線上業務即電商的營收預計為218.9億元,對照該公司此前披露的前三季度事跡盤算,蘇寧線上業務第四季度營收57.18億元國民幣,僅比第三季度的55.59億元國民幣微增2.9%。 聽聞此消息,做電商的小伙伴們都驚呆了,這個被傳統零售行業寄予厚望的企業竟然在電商如火如荼之時竟然13年第四季度只錄得2.9%的利潤率,幾乎是處于停止狀態。 而同期,當當去年第四季度營收去同比增長了22% 利潤下滑的重要原因是,線上線下同價給蘇寧的毛利率帶來了宏大的沖擊,同時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加大促銷推廣力度,對公司毛利率程度帶來了影響。 而老兵認為,蘇寧去年電商的戰略轉型雖然現在看來還不能說是失敗的,但至少在策略上卻是絕對的敗筆。 其次是多品類全線出擊策略 從2012年7月開端,蘇寧就頒布了其平臺戰略,加速蘇寧去電器化的過程,現在我們從蘇寧易購網站上已經看到蘇寧從賣電器到賣衣服賣生活用品無所不包,儼然是另外一個京東。 蘇寧易購給自己的定位是綜合性電商,蘇寧誓與與京東一站雌雄的心情完整可以懂得。 但很遺憾結局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京東已經在IPO過程中,而蘇寧去摔了個跟頭,利潤大幅下滑。 作為一家年銷售額過千億的宏大體量企業,蘇寧的重要陣地還是在3C領域,現在3C領域的優勢已經慢慢喪失,家里糧倉被人放了一把火,不是先救火,而是選擇全線出擊,實在是犯了兵家大忌。 蘇寧在全品類上牽涉的精力實在太多,擅自進入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只會加速自己的衰落。 而因為收購了紅孩子后,稍微有點優勢的母嬰市場,本來非常不錯的收購標的卻被整合進了蘇寧易購,沒能獲得發展的大好機會,實在令人惋惜。 所幸蘇寧已經創造了問題,今年把紅孩子出來了 再者就是落后的電商營銷策略 從蘇寧20133季度的財報可以看到銷售費用91億多,總體投入量并不小,當然這里包含銷售人員的工資,其中營銷廣告費用占比多少不得而知。 但縱觀全部2013年,蘇寧的電商營銷策略更多還是借助于傳統門戶網站banner廣告、線下分眾框架傳媒來推廣,這些廣告費很大部分估計都是打了水漂,而在精準營銷上的廣告投入卻明顯不足。 不要忘了全部pc平臺上百度仍然盤踞超過40%的流量入口,即使如京東每年的大部分廣告都是花在百度上的,而如此缺乏流量支撐的蘇寧竟然能如此置之不理。">無動于衷。 最后是對于電商趨勢太缺乏敏感度 除了對于電商營銷策略的投放失敗,蘇寧對于未來的趨勢也表現得驚人緩慢。 全部13年當移動成為大趨勢時卻未看到蘇寧在移動電商有何重大布局,客戶端下載量沒有對外頒布,信任數據好看不到哪里,而據說唯一可喜的數據是移動端12月份的銷售占線上業務之比是13%。 面對來勢洶洶的2014移動電商浪潮,競爭對手天貓集全部團體之力發力移動電商,即將到來的3.8手機淘寶節更是投入比雙11更多的資源來布局。 京東上市之前也榜上了騰訊的微信大腿,而蘇寧2014年頒布的戰略方向除了大談O2O,卻只字未提移動互聯戰略,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那么,蘇寧未來的策略該如何才干擺脫當前困境呢?這里老兵簡略提幾點意見。 一、放棄線上線下同價策略,轉而走差別化價格策略。 所謂差別化價格策略,是指線上線下部分品類在不同型號上的價格應當有差別化,體現出更多的機動性。 這樣做的利益在于吸引客戶回歸線下,對于需要重點促銷的品類,應當跟京東相比有價格優勢,或者至少價格是持平的,這樣客戶進店后的比價流失率。 如果蘇寧能更有魄力,應當在自己的線下門店里,對自己的重點促銷產品上現場標出京東價格。 二、堅守3C類大本營,重點出擊母嬰市場。 船大難掉頭,蘇寧要學會放棄過于激進的綜合性電商策略,不應當舍本逐末盲目大躍進擴大太多品類,應當學會聚焦,千方百計優先守住3C大本營方是上策。 京東今天的成功就是切中了3C這塊標準化高單價的市場蛋糕。 而對于紅孩子,也要給以高度的器重,女性作為家庭消費的重要決策者,母嬰市場是極有粘性的市場,復購率高,能加強蘇寧電商平臺的粘性。 三、正確有方向的流量導入策略 看蘇寧2014年的O2O策略,感到混亂而沒有章法,其重要方向是核心門店里建設O2O融合專區,進一步擴大互聯網門店的試點領域,提升用戶體驗。 老兵認為,流量、支付、物流是做電商平臺的三駕馬車,缺一不可。 而蘇寧目前最大的短板就是流量 因此無論是O2O還是移動互聯的布局,最核心的目標都應當是引流,解決生存問題,其次才干談得上發展。 引流包含從線上到線下的引流或者從線下到線上的引流,而從全部3C產品的消費大趨勢來看,從線下往線上引流是慷慨向。 蘇寧在全國有1600多家門店,如此宏大的進店人流,都是向線上引流的最佳通路,每一位門店導購員都應當成為營銷員,承擔流量導入的職責,例如可以導入app,再配合線下的豐富營銷資源和線上精準的營銷渠道,方可解決流量難題。 總結,近期的多宗電商收購案例表明,2014年注定是電商大洗牌的一年,最后存活下來的電商平臺會越來越少。 這一年或許也將是蘇寧電商轉型最為要害的一年,能否成功在此一舉,蘇寧需要更多的魄力和智慧。 加油,期待看到蘇寧成為傳統零售業轉型電商的成功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