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國電子信息制作業產值和出口增速降幅超出預期,目前出口市場仍陷低迷。 其中LED行業、平板顯示行業、光伏行業等細分領域表現良好,彩電出口扭虧為盈。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智庫電子信息產業研究所研究員李藝銘在《2014年中國電子信息制作業上半年形勢分析與下半年走勢斷定》中表現,整體產業面臨與國際先進工藝差距拉大、新的產業增長點尚未確立等壓力,但由于國內經濟環境的改良,產業下半年有望持續回暖,預計下半年電子信息制作業產值增速約12%,出口增速將會轉負為正。 今年1~4月數據顯示,我國電子信息制作業浮現安穩態勢,產業增長值、銷售產值保持在低速增長區間。 李藝銘分析認為,上半年中國電子信息制作業總體增速緩中回升。 1~4月,我國電子信息制作業實現銷售產值3.0萬億元,同比增長9.6%。 3月、4月當月產業表現良好,銷售產值較年初分辨回升了2.0個和2.6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重要行業增速下滑 通信設備制作業仍然引領產業發展,但較去年增速降落明顯。 1~4月,通信設備行業實現銷售產值增長18.6%,高于全行業平均程度9.0個百分點,但比去年同期(25.6%)降落7.0個百分點。 此外,產品進出口形勢嚴格,受上年基數較高以及打擊對港虛偽貿易等因素影響,上半年我國電子信息產品進出口額增長由正轉負,外貿形勢嚴格。 行業效益保持較低程度,1~4月,全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738億元,同比增長8.5%,利潤705億元,同比增長28.7%,全行業實現利潤率3.2%,低于工業平均程度2.2個百分點。 但投資增速有所回升,1~4月,50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額2939億元,同比增長14%,增速高于去年同期5.1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增速回升3.1個百分點。 在全球新技巧和新產品研發的推動下,我國產業將迎來技巧和產業化能力快速提升的時代,在政策引領下,集成電路、平板顯示、光伏等基礎產業將健康快速增長,信息消費、TD-LTE、物聯網等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 預計下半年電子信息制作業增速將略高于上半年程度 其中,銷售產值增速將保持在12%左右,增長值將持續保持在11%左右,出口不斷定性較大,有轉負為正的可能性。 當前,世界領域內的電子信息領域技巧創新密集產生。 集成電路領域,臺積電28nm工藝的營收比例已經高于40%,反觀國內,預計2015年28nm工藝才干正式投產,與先進制作業工藝差距逐漸拉大。 傳統優勢行業增速明顯放緩,新興增長點尚未形成市場規模,要替代傳統優勢行業還有很大的差距。 賽迪智庫認為,2014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減速幅度加大,產業轉型發展趨勢明顯,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擺脫中等收入陷阱,成為電子信息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要害。 從最新的PMI指標、PPI指標降幅收窄等現象看,我國經濟涌現了一些企穩向好的積極跡象。 從最新出口情況看,我國外貿形勢回暖趨勢浮現 海關數據顯示,1~5月,我國進出口額達2.2萬億元國民幣,增幅由前4個月的-3.1%轉為1.5%。 據行業協會統計,重要終端制作企業和基礎電子企業廣泛預期下半年產業形勢好于上半年。 預計下半年電子信息制作業產值增速約12%,出口增速將會轉負為正。 整體來說,下半年,光伏、平板顯示面臨出口壓力,國際市場環境惡化。 由于“雙反”調查和歐盟這一傳統目標市場出口占比大幅下挫,2014年光伏出口減少至22.6%。 平板顯示領域,競爭對手利用多種非關稅壁壘手段國內企業的方法逐漸增多。 在ITA擴圍、中韓自貿區建設的影響下,面板發展成為和韓國談判的砝碼,不利于產業健康發展。 同時,集成電路行業波動明顯,進出口形勢仍待斷定。 1~4月,在國內外集成電路市場和產業均安穩增長的背景下,我國集成電路進、出口額卻分辨同比下滑23.1%和58.4%。 賽迪智庫認為,進出口大幅下滑昭顯出我國集成電路領域套利套匯行動嚴重。 由于集成電路進出口狀態對我國電子信息制作業進出口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下半年進出口形勢仍需持續關注集成電路起伏。 此外,企業并購愈發生動,跨界競爭日趨激烈。 2014年國內外IT并購市場更加生動,浮現出并購數量宏大、巨額交易頻頻產生、跨界并購層出不窮這一新特點。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兩化融合步伐加速,機器人、互聯網技巧重要性得到提升。 我國機器人制作領域的利用遠景廣闊、市場潛力宏大 互聯網技巧與制作業的融合展現出新形勢 一是物聯網的制作業利用已經涌現了智能化產品,在智能家電與智能家居領域智能感知與移動利用的聯合,在工業制作領域通過與遠程故障診斷和把持相聯合實現對設備的監控、故障診斷與把持,以及設備狀態信息的主動采集和遠程操控等;二是移動利用對于制作企業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3G/4G時代對移動利用將實現爆發,企業的BYOD(用個人的智能終端應用企業利用系統)趨勢加快。 多道路開辟市場 針對以上問題和未來發展趨勢,賽迪智庫認為,一是要深入研究產業現狀及進出口情況。 分層次、有目標地做好各專項的組織實行工作,重點支撐產業核心要害技巧研發和產業化,推動設立新一代信息技巧產業投資基金。 持續推動龍頭企業以并購重組方法進行產業整合,落實中小企業各項優惠扶持政策。 密切關注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出口的走勢 二是集中力量突破核心要害技巧 持續組織實行好“核高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加大技巧專項資金投入力度,對高性能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第三代移動通信設備、移動智能終端、高端服務器等要害領域重大項目給予重點支撐。 三是加快提升整機產品自主創新能力 繚繞移動智能終端、彩電、盤算機、路由器、交換機等重點整機產品,建立國產化程度動態監測系統。 支撐重點整機、要害器件的進口替代打算 四是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領域,著力造就新消費熱門,加快推動整機升級換代。 加快推動數字家庭利用示范工程,積極造就基于寬帶的信息消費市場。 五是多道路開辟內需消費市場,加強內生增長動力。 推動更多擴內需政策出臺,擴大補貼產品品種 推動實行太陽能光伏產品進入公共設施和家庭政策 研究離網光伏系統的利用方案,不斷擴大內需市場 充分利用國內信息化、城鎮化建設機會,大力發掘電子信息產品的行業利用市場。 六是進一步拓展財政資金支撐渠道 推動國家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基金,推動設立新一代信息技巧產業投資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