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學電子商務研究專家梅紹祖教授曾預言過電商企業的雙12會遇冷,原因是電商根本不懂真正的商業。 可從2012年到2013年再到2014年,不論是淘寶、京東還是蘇寧國美的電商企業,每年的節日銷售額都水漲船高。 目前,大部分電商企業已經有了這樣的共鳴:不是電商平臺營銷不懂商業,反而是它們更懂得利用管理來增進銷售。 電商平臺營銷管理的快捷性,絕對是線下營銷領域做不到的。 舉個例子,企業利用目前較為風行的網娛智信的電商平臺營銷管理工具,能通過在電商平臺里搜索要害詞,將品牌露出的次數作比較,直觀地看到品牌在各個電商平臺的銷售情況。 而線下營銷要想知道企業在全國分店的銷售情況,需要分辨等候各區域經理回復銷售數據,再匯總匯報。 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說電商平臺營銷更懂線上商業模式的原因。 借助以主動化營銷系統為核心的網娛智信的電商平臺管理工具,不論企業在多少個主流電商平臺設有分店,該工具都能隨時顯示品牌在哪個電商平臺賣得最好,哪些平臺還需提升。 對于有些想請求精求細的企業而言,網娛智信的電商平臺營銷工具,還能贊助企業快速調劑網絡營銷策略,抓大放小,集中火力在某一漲勢良好的陣地打響著名度。 當然,如果企業想要懂得競品信息,在網娛智信電商平臺管理工具里依舊可以應用電商入口產品提及對照功效,輸入競品品牌,一系列在不同電商平臺里的銷售數據則全部浮現。 這一功效,為企業制定差別化的整合營銷方案,供給了可信任根據。 本文起源:驅動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