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論中國商務部于8月17日頒布,7月份FDI(外國直接投資)年比下滑16.95%至78億1000萬美元(97億新元),是自從2012年7月以來的最低點。 1月至7月,流入中國的FDI為711億4000萬美元,年比降落0.35%。 而在近期,中國政府對外資企業展開反壟斷調查,領域包含汽車制作商、藥品制作商、嬰兒奶粉制作商等等,涉及的企業包含軟件巨頭微軟和汽車制作商奧迪等。 對此,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否定FDI波動與壟斷調查有關,他指出:1至7月,中國服務業利用外資仍然保持比較快速的增長,制作業利用外資金額有所降落。 不過,在國內加大經濟結構調劑過程中,吸收外資數據在個別月份有一些波動是正常的,不足以反響整體走勢。 他同時強調,中國的反壟斷法律公平看待所有的市場參與者,包含國內和國外的企業。 盡管中國工資和其他營運成本持續增長,流入中國的FDI,自中國2001年參加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持續穩固增長。 商務部稱,中國FDI重要來自法國、德國、香港、日本、荷蘭、新加坡、韓國、、美國和英國。 這些國家及地區的投資總額占中國FDI總和的93.9%,達到668億美元。 今年1到7月份,流入制作業的直接投資降落14.3%至252億美元,流入服務業的直接投資上升11.4%至397億美元,后者占全部直接投資的55.8%。 就上述情況,中國商務部將FDI下滑的原因歸結為中國制作業部門生產能力過剩,并表現在中國加速經濟結構調劑時,FDI波動是正常的。 無論如何,還有待未來幾個月的更多數據來證實,流入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和經濟增長的趨勢是否已經轉變。 (作者為IHS分析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