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中國制作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3%,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12月1日國家統計局網站)。 同時頒布的匯豐制作業PMI終值50 中國11月官方和匯豐制作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分辨創下8個月和半年新低。 離榮枯線只有一步之遙 這已經是PMI持續幾個月下行 站在50上方闡明制作業總體上仍保持擴大態勢,而持續下滑至50臨界點闡明經濟形勢整體在走低。 這里面最應當引起注意的是,中小型企業經營艱苦有所加劇。 從PMI數據看,大型企業PMI為51.6%,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持續位于臨界點以上;中、小型企業PMI分辨為48.4%和47.6%,比上月降落0.7和0.9個百分點,均低于臨界點。 中小型企業是經濟中最生動、容納就業量最大經濟體 若中小型企業不景氣,對全部經濟殺傷力最大,對就業影響較大。 這就是11月份從業人員指數為48.2%,比上月降落0.2個百分點,制作業企業用工量減少的直接原因。 出口這駕馬車持續下滑從PMI指數中反響得淋漓盡致 新訂單指數降至51%以內,比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 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8.4%,比10月降落1.5個百分點。 匯豐出口訂單指數增速滑落至近五個月低點 預示未來出口增速將有所降低 同時,生產指數近兩月持續降落,11月降至52.5%,處在今年5月以來的最低程度。 與此對應的是,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7.7%,比上月降落0.7個百分點,持續低于臨界點。 更加應當引起高度器重的是,11月份PMI是在房貸政策全面松綁放水,央行突然降息等貨幣政策強力放水基礎上和前提下的回落。 一方面闡明經濟形勢的狀態可能出乎市場預感,另一方面闡明前期密集放水的貨幣政策效果未顯。 那么,面對經濟走勢可能持續下行的態勢,宏觀政策如何應對呢?從貨幣政策來說,呼吁持續降息甚至降準的聲音很強烈。 筆者始終認為,目前市場并不缺流動性,重要是流動性不往實體經濟流去的問題,由于實體經濟不太景氣,金融機構不敢貿然給實體經濟投放信貸,相當部分資本資金被房地產吸引去了,或者流入到了火爆的股市里。 前途何在呢?財政政策應當成為這輪應對經濟下滑、穩增長的重要手段。 而在財政手段中大幅度減稅降費、免稅免費是重中之重 目前,刺激消費、啟動內需的一個問題是,通過降息、降準、放水房貸等手段從貨幣流動性、百姓需求消費刺激發掘上做文章過多,而通過使得政府大幅度讓利比如大幅度降低或者免稅費上做文章較少。 前期全面性降費總額僅僅400億元,相當于包含土地出讓金在內的總收費額度的百分之零點幾。 實踐已經證明,這一輪應對經濟固執下滑已經到了需要切實割舍政府自身利益,從政府自身開刀的時候了。 因此,筆者再次呼吁,從結構性減稅轉向大幅度的全面性降稅免稅,同時,嚴防以為借口趁機增長稅負。 大幅度、全面性降費免費,不妨一次性先將政府各種收費和各種政府性基金強行削減30%,然后持續整體性、大幅度、全面性降費免費,直至全部取消,或者歸并到稅收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