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提要2014年以來,隨著互聯網金融日趨火爆,房地產開發商與互聯網合作花樣百出,房地產眾籌項目是層出不窮,如平安好房網、搜房、團貸網、眾籌網等都相繼推出房產眾籌項目,其募集資金之快令人吃驚也令人驚訝。 中華寫字樓網(http://www.officese.com):房企牽手電商合作營銷花樣百出賺足眼球今年可謂是房地產眾籌的元年,萬科、龍湖、遠洋等著名開發商紛紛聯手搜房網、平安好房網、團貸網等互聯網平臺紛紛推出“房產眾籌”項目,房地產開發商與互聯網平臺實現跨界合作的趨勢漸行漸顯。 然而,相干業內人士在吸收中華工商時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現,作為新鮮事物,目前多由房地產主推,實為“廣告而已”,風險較大,投資還需做足相干籌備。 遠洋牽手京東賺足眼球11月11日,眾電商紛紛為“雙11”消費狂歡節進行促銷大戰,在全民熬夜網購的熱潮中,房產,這一盤踞家庭消費絕對分量的生活必須品,也參入其中。 今日,由遠洋地產與京東金融跨界合作推出的“11元籌1.1折房”的房產眾籌項目正式上線,募集雖只設定當日,仍掀起投資熱浪,惹得眾人心潮澎湃,20小時內有10.5萬人支撐,募集近732萬元,“湊份子”之快之廣令人驚訝。 該眾籌項目包含北京在內的7個城市11套房源,眾籌項目成功后,參與者即可獲得1.1折購置遠洋地產旗下商品房的機會。 用戶支付11元或1111元就可參與該運動,該運動將在北京市長安公證處的公證員監督下進行,抽取資格的成果將在11月17日隆重揭曉,并在運動結束后的30日內,將退回用戶所支付的11元或1111元金額至支付原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兩家合作并不涉及收益分成問題 據京東金融人士徐海倫表現:“這次合作是完整免費的模式,京東金融和遠洋地產不涉及費用和分成,且京東對遠洋地產不收取手續費和合作費,而其他品類的眾籌產品通常要收取3%的手續費。 ”艾瑞咨詢高級分析師王維東認為,京東金融和遠洋地產的合作是互聯網金融和傳統行業間一次創新式的跨界合作,將線下領域中的融資需求轉移到線上,并通過互聯網金融的模式得以快速實現。 花樣迭出2014年以來,隨著互聯網金融日趨火爆,房地產開發商與互聯網合作花樣百出,房地產眾籌項目是層出不窮,如平安好房網、搜房、團貸網、眾籌網等都相繼推出房產眾籌項目,其募集資金之快令人吃驚也令人驚訝。 中華工商時報記者注意到,在房地產市場進入深度調劑之時代,互聯網房產眾籌項目層出不窮。 總體來講,房產眾籌尚處于簡略起步狀態,其情勢按照房產眾籌目標可以概括為3種:一是投資理財式,如中國平安團體旗下的平安好房網發起的眾籌美國房產,團貸網發起的房寶寶眾籌,都是基于房產增值的邏輯思維,以實現眾人集體投資集體盈利;二是合作買房式,如中關村股權投資協會履行秘書長尹立志依托微信平臺發起“眾籌買房”項目,通過團購置房的方法,集結好友建立互聯網金融社區;三是廣告營銷式,如地產巨頭萬科用蘇州一套房在搜房網所推出的“搜房眾籌”,其核心目標在于借眾籌概念吸引大家對房地產項目更多的關注。 此次遠洋地產與京東金融的牽手,是地產行業和電商跨界合作之舉。 那么,這種房地產與互聯網平臺的跨界合作能否實現共贏甚至多贏呢?重在營銷房地產本是需要大批資金投入而資金回流較緩的行業,而房地產與互聯網融合退出的房產眾籌項目,無疑打破了這一屏障,使得中小投資者甚至是普通人都可參與其中,為普通人投資房地產打開了一扇門窗,這也是眾多房產眾籌項目能快速募集高額資金的優勢所在。 王維東認為,對房企來說,眾籌模式將在擴大影響力、供給融資支撐等方面供給重要支撐。 然而,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在吸收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現,業內廣泛認為,目前中國正在開展的房產眾籌項目“只是廣告,沒什么多大意義”。 雖是營銷,卻為何如此火熱?易觀國際互聯網金融行業分析師李子川分析道:“不是投資人在推動,背后其實還是房地產公司在積極嘗試推動,這些公司想借助互聯網的一些新玩法。 ”眾所周知,房地產存在著這樣的市場現狀:2011年以后,中國樓市的供需關系已演變為局部過剩,目前樓市正涌現兩大趨勢,一是房企加大去庫存化,二是調控逐步去行政化。 記者瀏覽了近期的房地產眾籌項目創造,中國的房產眾籌重要是房地產商主推,其目標著重于營銷推廣。 遠洋地產相干負責人就公開表現,雙方的合作將贊助遠洋地產擴大客戶籠罩面,加速銷售及去庫存,實現資金回籠。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互聯網金融部助理分析師錢海利也認為,房產眾籌著重營銷,現在的房地產市場價格仍居高位,且供遠大于求,因此房地產開發商盼望通過眾籌方法適當拉低房價,另一方面也可借助互聯網平臺促銷以緩解新房囤積存力回籠資金。 跨界合作路多艱近幾年,伴隨著互聯網發展大潮,“互聯網思維”也在影響著傳統的房地產行業。 時值房地產行業深度調劑之機,縱使業界對房地產眾籌項目爭議較大,不可否定的是,這些項目都是房地產開發商互聯網化的新嘗試。 互聯網眾籌是房地產商與互聯網思維開展深度融合的產物。 世界銀行近日發布的《發展中國家眾籌發展潛力報告》顯示,目前,眾籌模式已在全球45個國家成為數十億美元的產業。 預計到2025年,中國眾籌行業市場規模可達500億美元(約合國民幣3000多億元)。 房地產眾籌遠景仍可期待 如何實現房地產與電商的多贏合作,應注意哪些問題呢?房產眾籌之路漫漫,仍面臨諸多瓶頸。 李子川向記者表現,“房產眾籌”認知度較低,資金安全問題、投機風險、無相干法律保障等都是需要面臨的問題。 房產眾籌的核心邏輯的轉變也至關重要,決定著中國房產眾籌的未來方向。 投哪網首席履行官吳顯勇也公開說道:“中國的互聯網房產眾籌是一種投機行動,其投資邏輯是基于房價將持續上漲,而不是通過穩固的租金獲取投資回報。 ”因此,房產眾籌雖然“看上去很美”,但尚屬初始階段,風險較大,參與其中還需做足相干籌備。 起源:中華工商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