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家統計局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中國制作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顯示,11月份中國制作業PMI為50.3%,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創下了近9個月以來的新低。 專家認為,PMI仍在50%的榮枯線之上,表明我國制作業總體上仍保持擴大態勢,增速略有放緩。 需求仍顯偏弱數據顯示,需求仍顯偏弱 11月新訂單指數降至51%以內 8月份以來,新訂單指數持續回落,最近兩月回落幅度有所擴大,均在0.5個百分點以上。 從企業來看,目前大型企業仍有較強接單能力,新訂單指數仍高于50%。 但中、小型企業接單較為艱苦,新訂單指數在50%以下 從調查來看,最近兩月反響訂單不足的企業明顯增多 10月為48.8%,上升2.1個百分點;11月持續上升,達到49.1%,處在近年來的較高程度,反響出目前企業遭遇的市場壓力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新出口訂單指數最近兩月持續降落,降至50%以內,預示著出口也呈波動態勢。 企業生產經營運動有所回落 最近兩月生產指數持續降落,11月降至52.5%,處在今年5月份以來的最低程度。 企業采購運動也呈壓縮態勢,采購量指數有所回落 大型企業PMI為51.6%,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持續位于臨界點以上;中、小型企業PMI分辨為48.4%和47.6%,比上月降落0.7和0.9個百分點,均低于臨界點。 就業形勢較為穩固不過,就業形勢較為穩固 11月從業人員指數略有回落,但自年初以來一直保持在48%以上。 國家統計局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認為,11月PMI持續高于臨界點,表明我國制作業總體上仍保持擴大態勢,增速略有放緩。 近期PMI變動,既顯示出一系列穩增長措施使制作業總體上保持擴大態勢,也反響出我國經濟結構調劑處在不斷深化過程中,一些產能過剩、高耗能等行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明顯放緩了生產,特別是為治理大氣污染,京津冀、山西、內蒙古、山東等地積極作為,加大了治理力度。 近兩個月中央多項深化、穩固增長政策措施的出臺,有利于穩固和加強企業信心。 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企業對未來的生產經營運動預期仍持樂觀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