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記者盧云龍 把月餅設計成家書、為雞蛋配上精巧的繪畫、在ShoppingMall里面進行音樂會表演……今年初,新型微電商Gmall正式上線后,多個項目均取得不錯反響。 Gmall開創人張行在微信上做了個實驗,在不到一百小時內完成對一個產品進行品牌建立、推廣、進步著名度、開售,成果獲得四十萬元銷售額。 張行利用互聯網建立具有互聯點的品牌,并藉此打造策劃的新玩法,讓Gmall成為移動互聯網大潮下,又一個突圍的廣州本土電商品牌。 Gmall的核心特點是每個人都做代理,通過朋友圈體驗發布,吸引志趣相投的朋友關注購置/眾籌,張行把這一行動叫做“攔阻興趣”。 這一商業模式目前越來越受到互聯網營銷者愛好 互聯網那么亂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深入發展,我們在智能手機里面所吸收信息量可能超過電腦所獲取的,每天面對形情勢式的信息轟炸,導購方面的資訊最容易被疏忽,Gmall又是如何讓人記住呢?張行強調,在Gmall上宣傳的產品從來都是把最核心、最吸引眼球的特點作為重點,例如紙巾韌性好、月餅口感好都不是Gmall商城的宣傳重點,反而“天下無三”紙巾提示應用者自律、“一封家書”月餅展現的溫馨感,都應當被放大。 張行認為,移動互聯網應當更扁平化,擁有更多鏈接性。 或者眾籌的參與者參與度程度非常高,高到可以讓每個人都有參與感,一起去完成很多以前我們認為很難做到的事情。 我們需借助微信擊敗微信 目前Gmall很多項目都通過微信為接入口進行流傳,但張行認為微信并不是一個好的營銷場合,“微信很成功,因為它擁有數以億計的用戶基礎,但它沒有給大家權限,沒有權限意味著沒有創新。 ” 10月10日,Gmall又推出了十個新項目上線,并打算未來每月都有兩到三次新品上線,這些產品都可以在微信渠道看到流傳,借助微信鏈接進入Gmall商城,產品并不在微信上銷售。 張行盼望通過良好的策劃累積用戶,為大眾供給比微信更好的微電商環境。 盧云龍 SourcePh |